如意散

RU Y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肝經 21%
脾經 17%
胃經 17%
心經 7%
腎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如意散 」,由陳皮,天南星,芙蓉葉,白芷,天花粉,白笈,薑黃,五倍子,甘草,血竭組成,用於治療所有由紅白兩種顏色的癰疽引起的疾病。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


天花粉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常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


天南星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常用於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


白笈

白及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白及能促使血小板聚集,適用於經期、創傷性出血。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以及增強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凝血,加快血液凝固。


芙蓉葉

芙蓉葉性微寒,味甘,入肝、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消腫止痛、清暑止瀉等功效。芙蓉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和酚類化合物具有利尿、消腫、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治療水腫、熱毒壅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瘡瘍腫毒、肺熱咳嗽、咽喉炎等症。


薑黃

薑黃具有破血消癥、止血、理氣行氣、降氣、通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祛風除濕等功效。它能破血行氣、化瘀散結,可治療血瘀氣滯、胞腹脅痛、婦女痛經、閉經、產後瘀滯腹痛、風濕痹痛,亦可治黃疸、胸悶、痞悶;還能止血、促進血小板聚集,縮短凝血時間,可治吐血、衄血、尿血,並治痔疾;薑黃素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氣血運行,調節氣機,改善氣滯血瘀引起的疾病,如胸悶、腹脹、胃痛、痛經等;薑黃素可舒緩腸胃肌肉,減少腸胃氣體,有效消除腹部不適和脹氣等問題;薑黃中的姜黃素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流運行,有助於調節經血量和經期;薑黃具有辛散溫通、活血行氣、祛瘀止痛之效,可治療心腹疼痛、經閉產後腹痛、跌打損傷、牙痛、癰腫疔毒;薑黃素可促進尿液排出和減少水分滯留,有效消除腫脹或浮腫;薑黃具有祛風除濕、行氣血、通經止痛之效,尤其中風痺臂痛,可以治療風寒濕痹、風痹臂痛、冷氣食積疼痛、氣證痞證、脹滿喘噎、胃脘痛、腹脅肩背及臂痛、痹、疝、四肢之風寒濕痹等。


五倍子

五倍子性味澀、微溫,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固表止汗等功效。其含有單寧酸、沒食子酸、鞣質等成分,能收斂創傷組織,減緩出血,化解毒素,排出體外,止咳平喘,澀腸止瀉,固攝大腸,治療各種出血,自汗盜汗,久痢久瀉,脫肛,遺精,白濁等症狀。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血竭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它可以幫助去除淤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供;還能止住出血,促進傷口癒合;並且可以改善創傷、摔打等原因引起的局部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和修復,使損傷的組織得以再生。


總結:中藥方劑「如意散 」,主要由陳皮,天南星,芙蓉葉,白芷,天花粉,白笈,薑黃,五倍子,甘草,血竭等中藥組成,主治功效是所有由紅白兩種顏色的癰疽引起的疾病。

傳統服藥法


吳茱萸1分,牛蒡子1分,荊芥1分,牡蠣半兩,輕粉半錢,信砒2錢。
上為細末。
每用1錢,臨臥油調,遍身搓摩上一半,如後有癢不止,更用少許塗之股髀之間,聞香悉愈。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陳皮、天南星、芙蓉葉、白芷、天花粉、白笈、薑黃、五倍子、甘草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其中陳皮、天南星、芙蓉葉、白芷、天花粉、白笈、薑黃、五倍子均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甘草可緩和諸藥的毒性,使藥性平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疥癬癤和癰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背部膿瘡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如意散,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一。 組成:生南星、生大黃、生半夏、朴消。 主治:痰毒。

如意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八。 組成:乾漆1兩(生),黑狗脊1兩(生),輕粉1兩(研),僧黃耆(生,研)1兩。 主治:疥瘡時發癢痛。

如意散,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如意草(又名箭頭草,陰乾。若急用,瓦上焙乾,微炒)。 主治:痛疽發背,瘰癧,疔瘡,黃白火泡,癢痂皮爛。

如意散, 出處:《宣明論》卷十五。 組成:吳茱萸1分,牛蒡子1分,荊芥1分,牡蠣半兩,輕粉半錢,信砒2錢。 主治:疥癬無時痛癢,癒發有時,不問久新。

如意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百合、黃耆(蜜炙)、當歸(去蘆)、茯神(去木)、人參(去蘆)、五味子、甘草(炙)、柏子仁、白茯苓(去皮)各等分。 主治:憂思過度,心血不足,倦乏瘦悴,或夜發寒熱。

如意散, 出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組成:生軍8兩,陳皮2兩,南星2兩,芙蓉葉4兩,白芷2兩,花粉4兩,白及2兩,薑黃4兩,五倍8兩,毛菇2兩,甘草1兩,血竭2兩,小朴4兩,枯小粉1斤。 主治:一切癰疽紅白相兼之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