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睛補肝丸

YUAN JING BU G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腎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3%
脾經 12%
膽經 7%
胃經 6%
膀胱經 4%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遠睛補肝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芍、熟地黃、當歸、天門冬、五味子、白朮、茯苓、肉桂、車前子、菊花、青葙子、玄參、川芎、羌活、防風、人參、地骨皮、黃芩、柴胡、細辛、決明子、苦參、黃連、甘草。該方劑具有補肝明目、清熱解毒、祛風散寒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眼睛怕光、流淚不止、眼球上覆蓋一層白翳、病情反覆發作等症狀。

以下分別介紹各成分的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車前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地骨皮: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決明子:具有補血養肝、清熱瀉火、開竅、清熱利尿、通便、利水消腫、清肝明目、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功效。
  •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 青葙子:具有補血養肝、清熱瀉火、散風熱、退翳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遠睛補肝丸」具有補肝明目、清熱解毒、祛風散寒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眼睛怕光、流淚不止、眼球上覆蓋一層白翳、病情反覆發作等症狀。該方劑由多種中藥組成,每種中藥具有不同的功效,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方劑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用藥。

傳統服藥法


白芍(酒炒)2兩,熟地2兩,當歸(酒洗)2兩,天冬2兩,五味子2兩,炙甘草2兩,白朮2兩,白茯苓2兩,官桂2兩,車前子(微炒)2兩,白菊花2兩,青葙子2兩,玄參2兩,川芎1兩,羌活(去蘆)1兩,防風(去蘆)1兩,人參1兩,地骨皮1兩,黃芩(酒炒)1兩,柴胡1兩,細辛1兩,決明子1兩,苦參1兩,黃連(薑汁炒)5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臨睡白湯送下。久久服之,永不再發。

方劑組成解釋


遠睛補肝丸由白芍、熟地黃、當歸、天門冬、五味子、白朮、茯苓、肉桂、車前子、菊花、青葙子、玄參、川芎、羌活、防風、人參、地骨皮、黃芩、柴胡、細辛、決明子、苦參、黃連、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白芍、熟地黃、當歸、天門冬、五味子、白朮、茯苓、肉桂、車前子、菊花、青葙子、玄參、川芎、羌活、防風、人參、地骨皮、黃芩、柴胡、細辛、決明子、苦參、黃連、甘草均具有補肝明目、祛風散寒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遠睛補肝丸是一味中藥方劑,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遠睛補肝丸,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白芍(酒炒)2兩,熟地2兩,當歸(酒洗)2兩,天冬2兩,五味子2兩,炙甘草2兩,白朮2兩,白茯苓2兩,官桂2兩,車前子(微炒)2兩,白菊花2兩,青葙子2兩,玄參2兩,川芎1兩,羌活(去蘆)1兩,防風(去蘆)1兩,人參1兩,地骨皮1兩,黃芩(酒炒)1兩,柴胡1兩,細辛1兩,決明子1兩,苦參1兩,黃連(薑汁炒)5錢。 主治:羞明多淚,翳膜侵珠,時歇時作,久病不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