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脾丸

LI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18%
胃經 18%
肝經 11%
心經 10%
腎經 5%
大腸經 5%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理脾丸

藥方成分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朮:性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3.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4.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5.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6. 蘆薈: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清熱瀉火、通便、止血、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7.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

適應症

小兒疳病。

藥方組成分析

理脾丸由甘草、白朮、陳皮、茯苓、黃連、蘆薈、山楂組成。方中甘草補益脾氣,白朮健脾滲濕,陳皮理氣化痰,茯苓利水消腫,黃連清熱燥濕,蘆薈瀉下通便,山楂消食化積。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氣、健脾化濕、消食導滯之功。

藥方臨牀應用

理脾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病。小兒疳病是一種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症狀包括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消瘦、發育遲緩等。理脾丸可以補益脾氣,健脾化濕,消食導滯,緩解疳病症狀,促進小兒生長髮育。

總結

理脾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病。方中甘草、白朮、陳皮、茯苓、黃連、蘆薈、山楂等藥物共同作用,具有補益脾氣、健脾化濕、消食導滯之功。理脾丸可以緩解疳病症狀,促進小兒生長髮育。

傳統服藥法


陳皮1兩,茯苓1兩,山楂(半生半蒸)1兩,白朮(炒)2兩,黃連(炒)5錢,蘆薈(煅)5錢,炙甘草5錢。
上為末,神曲黃米糊為丸,如彈子大。
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理脾丸由陳皮、茯苓、山楂、白朮、黃連、蘆薈、甘草等中藥組成。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蘆薈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利水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作用,從而緩解小兒疳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理脾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服用理脾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理脾丸, 出處:《惠直堂方》卷四。 組成:陳皮1兩,茯苓1兩,山楂(半生半蒸)1兩,白朮(炒)2兩,黃連(炒)5錢,蘆薈(煅)5錢,炙甘草5錢。 主治:小兒疳。

理脾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五。 組成: 理脾丸(《攝生眾妙方》卷五。)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五。組成:白芍藥3兩(酒浸,炒),白朮4兩,枳實1兩(面炒),白茯苓3兩,黃連1兩(去毛,薑制),神曲1兩(炒),砂仁1兩(炒),陳皮2兩,半夏2兩(湯泡7次,薑制),木香5錢,麥糵1兩(炒),甘草1兩(炒)。主治:理脾。 。 主治:理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