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脾湯

LI P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胃經 28%
肺經 12%
肝經 10%
腎經 5%
大腸經 5%
心經 4%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理脾湯,中醫常用方劑,調補脾胃,理氣化滯。

理脾湯,中醫常用方劑,組成包括:蒼朮、陳皮、厚朴、砂仁、神麴、山楂、麥芽、乾薑、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滯、消食導滯的功效。主治脾虛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泄瀉等症。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理脾湯藥性平和,溫而不燥,補而不滯,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滯、消食導滯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泄瀉等症。理脾湯組方嚴謹,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理氣化滯之功。蒼朮、厚朴、陳皮辛溫燥濕,芳香化滯,健運脾胃;砂仁、山楂、麥芽消食導滯,理氣和胃;神麴、乾薑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甘草益氣補脾,調和諸藥。理脾湯在臨牀應用中,常與其他方劑配伍,以增強療效。如與香砂六君子湯配伍,治療脾虛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泄瀉等症;與四君子湯配伍,治療脾虛氣弱,倦怠乏力,食慾不振,泄瀉等症;與補中益氣湯配伍,治療氣虛脾弱,身體虛弱,食少便溏,氣短懶言等症。

理脾湯是中醫常用方劑,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滯、消食導滯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泄瀉等症。

傳統服藥法


蒼朮(米泔浸,炒)1錢,陳皮1錢,厚朴(薑炒)1錢半,砂仁7分(炒),神曲(炒)1錢,山楂(去核)1錢,麥芽(炒)1錢,乾薑(炒黑)8分,甘草(炙)3分。
泄瀉,加白朮、茯苓;大便閉,加桃仁、紅花;小便閉澀,加大腹皮。
上銼1劑。
加生薑3片,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蒼朮、陳皮、厚朴、砂仁、神麴、山楂、麥芽、乾薑、甘草均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其中,蒼朮、陳皮、厚朴、砂仁、神麴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以緩解胸膈飽悶;山楂、麥芽具有消食健胃的作用,可以緩解不思飲食;乾薑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可以緩解身發寒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所致的產後停食、胸膈飽悶、身發寒熱、不思飲食。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3.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幼兒手足心熱幼兒低熱四肢抽搐疳積舌頻頻伸出口外,又立即內收食慾不振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理脾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二。 組成:蒼朮(米泔浸,炒)1錢,陳皮1錢,厚朴(薑炒)1錢半,砂仁7分(炒),神曲(炒)1錢,山楂(去核)1錢,麥芽(炒)1錢,乾薑(炒黑)8分,甘草(炙)3分。 主治:産後停食,胸膈飽悶,身發寒熱,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