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八味散

SHEN XIAO BA W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元和紀用經》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脾經 18%
肝經 13%
肺經 13%
心經 10%
腎經 8%
大腸經 8%
膽經 2%
膀胱經 2%
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神效八味散 」介紹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性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瘡、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瘡、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性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瘡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大米】

大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補脾、益氣生津、清熱利尿、除煩渴、止瀉止痢、強筋骨等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反胃嘔吐、泄瀉便溏、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小便頻數、口渴、貧血、水腫等症狀。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羣、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中藥中常用的藥材。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瘡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火麻仁】

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傳統代功效。它通常被用於治療老年人、產婦等血虛便祕患者的便祕,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祕結、燥咳無痰等症,跌打損傷、產後血不去、金瘡腹中瘀血等症,風痹、皮頑、五淋、小便赤少等症,肺燥咳瘡等症,肝氣不舒、氣滯血瘀等症以及腸燥便祕等症。

【吳茱萸】

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大麥】

在中醫裡,大麥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大麥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滯化食、清熱利尿、止渴生津、益氣補虛等作用。經常食用大麥,可以幫助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預防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 神效八味散 」,主要成分是:甘草,黃芩,大豆黃捲,乾薑,吳茱萸,火麻仁,大麥,大米,桂枝, 主治功效是幫助生產

傳統服藥法


甘草(炙)2兩,黃芩4兩,大豆黃卷4兩,乾薑4兩,吳茱萸4兩,麻子仁4兩,大麥(炒,一方以粳米代之)4兩,桂心7錢半。易產。
上為末。
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或暖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大豆黃捲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火麻仁具有潤腸通便、利水消腫的功效。大麥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大米具有健脾和胃、清熱解毒的功效。桂枝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絡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胃腸不適、腹瀉等症狀。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八味散, 出處:《元和紀用經》。 組成: 神效八味散(《元和紀用經》。)出處:《元和紀用經》。別名:如意散組成:甘草(炙)2兩,黃芩4兩,大豆黃卷4兩,乾薑4兩,吳茱萸4兩,麻子仁4兩,大麥(炒,一方以粳米代之)4兩,桂心7錢半。主治:易産。 。 主治:易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