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毒散

JIE D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4%
胃經 14%
小腸經 11%
三焦經 11%
脾經 11%
大腸經 11%
肺經 9%
心經 5%
心包經 5%
腎經 5%
肝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揭毒散

揭毒散,為中藥方劑,由白及、大黃、芒硝三味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熱性腫毒。

白及

白及,又稱血見愁、止血草、血竭草,為茜草科植物白及的根莖,性寒、味苦辛,歸肝、腎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白及能促進血小板聚集,適用於經期、創傷性出血。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以及增強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凝血,加快血液凝固。白及為外瘍消腫生肌之要藥,治金瘡不瘥,癰疽方中多用之。能滋養肝腎,補血止血,兼具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活化氣血之功,常被用於治療經期不調、痛經、瘀血等症狀。

大黃

大黃,又稱河東黃、黃蜀葵、火炭母,為蓼科植物大黃的根莖,性寒、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芒硝

芒硝,又稱瀉鹽、苦鹽,為芒硝礦的結晶或人工製備的硫酸鎂,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揭毒散適應症

熱性腫毒,是指由熱毒引起的腫脹和疼痛,多見於皮膚、肌肉、淋巴結等組織。熱性腫毒的症狀包括:局部紅腫熱痛、皮膚發紅、腫脹明顯、觸痛明顯、壓痛明顯、功能障礙等。

揭毒散用法用量

揭毒散的用法用量如下: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飯後服用。

外用:研成細末,敷於患處,每日1-2次。

揭毒散注意事項

揭毒散為清熱解毒藥,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緩解。如果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揭毒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腎臟損傷等副作用。

總結

揭毒散,為中藥方劑,由白及、大黃、芒硝三味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熱性腫毒。

傳統服藥法


大黃1兩,樸消1兩5錢,白及7錢。
上為末。
井水調,外敷。

方劑組成解釋


大黃苦寒,善瀉熱毒,芒硝咸寒,能軟堅散結,白笈甘寒,能清熱解毒。三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揭毒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大黃1兩,朴消1兩5錢,白及7錢。 主治:熱性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