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痹散

FENG B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腎經 20%
胃經 18%
心經 16%
肺經 12%
肝經 8%
膀胱經 0%
膽經 0%
心包經 0%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風痹散:一種治療風濕痹症的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風痹散」,主要成分是:附子,乾薑,白朮,石斛,花椒,天雄,細辛,杜鵑,白蘞,烏頭,石南葉,桂枝。此方劑具有散寒除濕、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止痛止癢的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石南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止癢的功效。

杜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止癢的功效。

天雄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止痙的功效。

方劑功效

風痹散具有散寒除濕、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止痛止癢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症,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僵硬,以及皮膚瘙癢、脫髮等。

使用注意事項

風痹散含有附子、乾薑、烏頭等有毒中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總結

風痹散是一種治療風濕痹症的中藥方劑,具有散寒除濕、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止痛止癢的功效。方劑組成包括附子、乾薑、白朮、石斛、花椒、天雄、細辛、杜鵑、白蘞、烏頭、石南葉、桂枝等,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可有效緩解風濕痹症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附子(炮,去皮)4兩,乾薑4兩,白朮4兩,石斛半兩,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1分,天雄(炮,去皮)3分,細辛3分,躑躅3分,白蘞3分,烏頭(炮,去皮)3分,石南3分,桂心3分。
上為散,以韋袋貯藥,勿泄。
酒服5分匕,以少羊脯下藥,日2次。勿大飽食,飢即更服,常令有酒勢。先服吐下藥,後乃服之。
忌冷水、房室百日。

方劑組成解釋


  • 附子、乾薑、白朮、石斛、花椒、天雄、細辛、杜鵑、白蘞、烏頭、石南葉等均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 附子、乾薑、白朮、石斛、花椒、天雄、細辛、杜鵑、白蘞、烏頭等均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 附子、乾薑、白朮、石斛、花椒、天雄、細辛、杜鵑、白蘞、烏頭等均具有補益氣血、強壯筋骨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本方服用期間,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痲風 [漢生氏病]麻疹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怕冷膝部腫大疼痛怕吹到風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風痹散, 出處:《千金翼》卷十六。 組成:附子(炮,去皮)4兩,乾薑4兩,白朮4兩,石斛半兩,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1分,天雄(炮,去皮)3分,細辛3分,踯躅3分,白蘞3分,烏頭(炮,去皮)3分,石南3分,桂心3分。 主治:30年惡風濕痹,發禿落,隱疹生瘡,氣脈不通,抓搔不覺痛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