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癇湯

FENG X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誠書》卷八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肝經 16%
脾經 13%
心經 12%
膀胱經 11%
胃經 10%
腎經 7%
肺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風癇湯

風癇湯是中醫方劑中的一種,源自於《傷寒論》,由生地黃、竹瀝、防風、生薑、石膏、麻黃、冰片、桂枝、防己、附子組成,主治風痰阻塞了膈膜,導致患者煩躁鬱悶、不省人事、不說話、眼睛直愣愣的。

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味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桂枝:**味辛溫,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生薑:**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防風:**味辛溫,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附子:**味辛、甘,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生地黃:**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石膏:**味寒,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冰片:**味辛,具有開竅和化腐生肌的功效。

  • **防己:**味苦、辛,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總結:

風癇湯的主要成分為生地黃、竹瀝、防風、生薑、石膏、麻黃、冰片、桂枝、防己、附子,主治風痰阻塞了隔膜,導致患者煩躁鬱悶、不省人事、不說話、眼睛直愣愣的。

傳統服藥法


竹瀝4錢,生地黃汁4錢,龍腦4錢,生薑4錢,防風4錢,麻黃(去節)4錢,防已3錢,附子(炮)3錢,石膏5錢。
上為末。
3歲1錢,水半盞,煎3分,去滓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生地黃、竹瀝、防風、生薑、石膏、麻黃、冰片、桂枝、防己、附子等十味中藥組成。生地黃、竹瀝、防風、生薑、石膏清熱化痰,麻黃、冰片、桂枝、防己、附子發散風寒。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清熱,化痰開竅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發散作用,因此孕婦、體虛者、高血壓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風癇湯, 出處:《誠書》卷八。 組成:生地汁2錢,竹瀝2錢,防風2錢,生薑2錢,石膏2錢,麻黃(去節)2錢,龍腦5分,桂枝1錢,防己1錢半,附子(制)1錢半。 主治:風痰閉膈;煩悶無知,不言目直。

風癇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七。 組成:竹瀝4錢,生地黃汁4錢,龍腦4錢,生薑4錢,防風4錢,麻黃(去節)4錢,防已3錢,附子(炮)3錢,石膏5錢。 主治:小兒風癇,痰熱相感而動於心,風癇相亂,則頓悶無知,口出涎沫,或禁不言,身反目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