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枇杷葉散

XIAO PI PA Y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四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21%
心經 16%
脾經 14%
腎經 7%
肝經 7%
膀胱經 4%
大腸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小枇杷葉散

中藥方劑「小枇杷葉散」的主要成分有:枇杷葉、丁香、橘皮、香薷、麥門冬、木瓜、白茅根、甘草。

枇杷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香薷: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白茅根: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小枇杷葉散」主治冒著暑熱的天氣,飲用過多的水,會導致脾胃受寒,飲食無法消化,胸膈痞悶,嘔吐噁心,頭暈目眩,口乾煩渴,四肢無力,完全沒有食慾;或者陰陽不和,導致霍亂,嘔吐腹瀉,手腳抽筋,煩躁口渴。

總結

「小枇杷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由枇杷葉、丁香、橘皮、香薷、麥門冬、木瓜、白茅根、甘草組成。它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它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枇杷葉半兩,丁香半兩,陳橘皮半兩,香薷3分,麥門冬1兩,乾木瓜1兩,白茅根1兩,甘草1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2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如煩躁,新汲水調服,不拘時候。小兒三歲以上,可服半錢;更量大小加減。

方劑組成解釋


小枇杷葉散由枇杷葉、丁香、橘皮、香薷、麥門冬、木瓜、白茅根、甘草等中藥組成。枇杷葉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丁香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功效;橘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香薷具有疏風解表、化痰止咳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木瓜具有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枇杷葉散有清熱化痰、和胃止嘔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暈眩上吐下瀉梅尼爾氏病霍亂神經性厭食症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食慾不振口乾口渴眼睛模糊心情煩燥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小枇杷葉散,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枇杷葉半兩,丁香半兩,陳橘皮半兩,香薷3分,麥門冬1兩,乾木瓜1兩,白茅根1兩,甘草1兩。 主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傷冷,飲食不化,胸膈痞悶,嘔噦惡心,頭目昏眩,口乾煩渴,肢體困倦,全不思食;或陰陽不和,致成霍亂,吐痢轉筋,煩躁引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