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仁散

SUAN ZAO R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1%
肺經 18%
肝經 12%
腎經 9%
膀胱經 6%
膽經 6%
胃經 3%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酸棗仁散

酸棗仁散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酸棗仁、甘草、茯苓、半夏、前胡、五味子、桂枝、人參。

酸棗仁

酸棗仁性涼味酸,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調理氣血、潤燥通便,改善貧血等症狀。其性涼味酸,可清肝潤燥,並具有降溫、鎮靜、止咳化痰、滋潤皮膚和調節汗液分泌之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前胡

傳統中藥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前胡能清化熱痰,可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前胡還能止咳化痰,用於治療咳嗽、咳痰等症狀。此外,前胡具有散風熱、降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燒、頭痛、氣喘等症狀。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總結

酸棗仁散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酸棗仁、甘草、茯苓、半夏、前胡、五味子、桂枝、人參,具有補氣、安神、鎮靜、止咳化痰、健脾益胃等功效,可有效緩解身體虛弱、心悸驚恐、氣血上逆胸中、無法入睡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酸棗仁半兩(微炒),敗龜3分(塗酥炙令黃),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羌活3分,牛膝3分(去苗),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地龍1兩(微炒),當歸1兩,沒藥半兩,乳香半兩,補骨脂3分(微炒),赤芍藥3分。
上為細散。
每次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的功效。本方以酸棗仁為主藥,配伍甘草、茯苓、半夏、前胡、五味子、桂枝、人參等,共奏安神、養心、斂汗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安神、養心、斂汗的功效,適合虛勞驚悸、奔氣在胸中、不得眠睡等症狀。但陰虛火旺、心煩不眠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肺結核容易流眼淚原發性高血壓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妄想狀態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化膿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睡眠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酸棗仁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六。 組成:酸棗仁8兩(微炒),虎脛骨8兩(塗酥炙令黃),熟乾地黃8兩,杜仲3兩(去粗皮,炙令黃),桂心3分,牛膝3兩(去苗)。 主治:骨極。腎虛,腳膝、骨髓痠痛。

酸棗仁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組成:酸棗仁1兩(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銼),白茯苓1兩,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前胡半兩(去蘆頭),五味子3分,桂心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 主治:虛勞驚悸,奔氣在胸中,不得眠睡。

酸棗仁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組成:酸棗仁1兩,人參(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烏梅肉(微炒)1兩,麥門冬(去心)1兩,白茯苓1兩,覆盆子半兩,栝樓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主治:虛勞。口舌乾燥,心神煩渴,不得睡卧。

酸棗仁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組成:酸棗仁(微炒)1兩,當歸1兩,茯神1兩,黃耆(銼)1兩,人參(去蘆頭)1兩,五味子1兩,防風(去蘆頭)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遠志(去心)半兩,豬苓(去黑皮)半兩,桂心半兩,川芎半兩,白朮半兩,白芍藥半兩,熟乾地黃半兩。 主治:虛勞煩熱,驚恐,不得睡卧。

酸棗仁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二。 組成:酸棗仁半兩(微炒),敗龜3分(塗酥炙令黃),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羌活3分,牛膝3分(去苗),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地龍1兩(微炒),當歸1兩,沒藥半兩,乳香半兩,補骨脂3分(微炒),赤芍藥3分。 主治:白虎風。痛徹骨髓,晝靜夜發。

酸棗仁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三。 組成:酸棗仁1兩半(微炒),敗龜2兩(塗酥炙令黃),虎脛骨2兩(塗酥炙令黃),羌活1兩,秦艽1兩半(去苗),防風1兩半(去蘆頭),牛膝1兩(去苗),川芎1兩半,桂心1兩,骨碎補1兩,茵芋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當歸1兩半(銼,微炒),木香1兩。 主治:歷節風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