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下疳瘡藥

XI XIA GAN CHUANG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脾經 15%
肺經 12%
腎經 10%
大腸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7%
心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洗下疳瘡藥

組成: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銅綠:湧吐,清熱解毒,驅蟲殺蟲,止癢,退翳,止血,解毒,斂瘡。
  • 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主治:

陰部潰瘍。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生肌,斂瘡止痛。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服。

禁忌:

孕婦禁用。

總結:

洗下疳瘡藥是治療陰部潰瘍的常用中藥方劑。方中黃連、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銅綠湧吐,清熱解毒,驅蟲殺蟲,止癢,退翳,止血,解毒,斂瘡;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生肌,斂瘡止痛之功。

傳統服藥法


黃連、黃柏、當歸、白芷、獨活、防風、樸消、荊芥各等分,銅錢50文,烏梅5個,鹽1匙。
煎溫湯。1日洗5-7次。洗後用木香、檳榔、黃連、銅青、輕粉、枯礬、螵蛸各等分,麝香少許,為末,至夜敷上。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黃柏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當歸具有活血調經、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白芷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獨活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芒硝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利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荊芥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銅綠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烏梅具有生津止渴、澀腸固精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下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

相同名稱方劑


洗下疳瘡藥,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黃連、黃柏、當歸、白芷、獨活、防風、朴消、荊芥各等分,銅錢50文,烏梅5個,鹽1匙。 主治:下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