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五味子湯

XI XIN WU WEI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五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1%
肺經 21%
腎經 14%
胃經 10%
肝經 7%
膽經 3%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細辛五味子湯

痰飲為中醫名詞,指人體內聚集的痰液和飲液,通常由脾胃運化失常或肺氣不宣所致。痰飲可引起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嘔吐、腹瀉等症狀。

細辛五味子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化痰飲、利水滲濕、補益氣血之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痰飲證,如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嘔吐、腹瀉等症狀。方中各藥物組成如下: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細辛五味子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化痰飲、利水滲濕、補益氣血之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痰飲證,如咳嗽、咳痰、胸悶、氣短、嘔吐、腹瀉等症狀。方中各藥物組成如下:五味子、細辛、白朮、茯苓、人參、甘草、乾薑。

傳統服藥法


五味子9兩(炒),細辛(去葉土)5兩,陳橘皮(去白)2兩,高良薑1兩(銼,炒),甘草2兩(銼,炒)。
上(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細辛辛溫,入肺經,有溫肺化飲之功;茯苓甘淡滲濕,入肺脾二經,有健脾利水之功;白朮苦甘,入脾胃二經,有健脾燥濕之功;人參甘微溫,入肺脾二經,有益氣健脾之功;甘草甘平,入脾胃二經,有和中緩急之功;乾薑辛熱,入肺脾二經,有溫肺散寒之功;五味子酸收,入肺脾二經,有斂肺固表之功。諸藥合用,共奏溫肺化飲,健脾益氣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痰飲較輕、脾胃虛弱者。若痰飲較重,可加用半夏、陳皮、浙貝母等;若脾胃虛弱較甚,可加用黃芪、黨參等。

相關疾病


鼻塞心內膜炎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鼻咽腫瘤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二尖瓣狹窄鼻息肉嘔吐胃下垂咳嗽多痰呼吸氣短言語無力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細辛五味子湯, 出處:《百一》卷五。 組成:細辛1兩,白茯苓1兩,白朮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乾薑(炮)1兩,五味子3兩。 主治:痰飲。

細辛五味子湯,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五味子9兩(炒),細辛(去葉土)5兩,陳橘皮(去白)2兩,高良薑1兩(銼,炒),甘草2兩(銼,炒)。 主治:肺受風邪,胸膈停寒,頭目昏暈,鼻塞聲重,咳嗽噦逆,心腹痞滿,脅下刺痛。

細辛五味子湯, 出處:《局方》卷四(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北細辛(去苗)1兩,半夏(洗7次)1兩,甘草(炙)1兩半,烏梅(去核)1兩半,五味子3兩,罂粟殼(去蒂蓋)3兩,桑白皮(炒)2兩。 主治:肺經不足,胃氣怯弱,或冒風邪,或停寒有飲,咳嗽倚息,不得安卧,胸滿迫塞,短氣減食,乾嘔作熱,嗽唾結痰,或吐涎沫,頭目昏眩,身體疼重,語聲不出,鼻塞清涕,頭面腳膝時帶虛浮,痰咳不止,痛引胸脅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