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知母湯

XI JIAO ZHI M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心經 17%
胃經 15%
脾經 10%
肝經 8%
大腸經 8%
腎經 6%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2%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犀角知母湯」,由犀角、知母、黃耆、黃芩、人參、丹參、葛根、大黃、甘草、玄參、麥門冬等多種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兒童的膿腫。

犀角: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斑疹、吐血、衄血、下血等症。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自汗、盜汗、面色蒼白、四肢浮腫等症。

黃芩: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

人參:性甘、微溫,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安神益智、延緩衰老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疲勞乏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

丹參:性苦、寒,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煩、涼血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症。

葛根:性味甘、涼,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大黃:性味苦、寒,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總之,中藥方劑「犀角知母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多種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兒童的膿腫,效果顯著。

傳統服藥法


犀角(鎊)1兩,知母(焙)1兩,黃耆(銼)1兩,黃芩(去黑心)1兩,人參1兩,丹參1兩,葛根(銼)1兩,大黃(銼炒)1兩,甘草(炙)1兩,玄參3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
上為粗末。
每服1錢匕,水半盞,入生地黃汁半合,同煎至4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犀角、知母、黃耆、黃芩、人參、丹參、葛根、大黃、甘草、玄參、麥門冬等十味中藥組成。犀角、黃芩、黃耆、人參、丹參、葛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知母、玄參、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燥止渴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犀角知母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組成:犀角(鎊)1兩,知母(焙)1兩,黃耆(銼)1兩,黃芩(去黑心)1兩,人參1兩,丹參1兩,葛根(銼)1兩,大黃(銼炒)1兩,甘草(炙)1兩,玄參3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 主治:小兒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