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和中湯

SHAO YAO HE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1%
胃經 18%
膀胱經 11%
肝經 10%
腎經 9%
心經 8%
肺經 6%
大腸經 4%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芍藥和中湯,又名芍藥飲,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中醫治療腹瀉腹痛、痢疾、大便帶血和黏液的常用方劑。

芍藥和中湯組成:蒼朮、白朮、厚朴、白芍、澤瀉、豬苓、赤茯苓、甘草、肉桂。

蒼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白朮:性溫,味苦、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厚朴:性溫,味辛、苦,歸脾、胃、肺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白芍:性涼,味酸、苦,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豬苓:味甘、淡,性平,歸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赤茯苓:性平,味甘,歸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氣、寧心安神等功效。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芍藥和中湯主治功效:腹瀉腹痛,同時伴有痢疾,大便中有血和黏液。

芍藥和中湯方中,蒼朮、白朮、厚朴健脾燥濕,溫中止瀉;白芍養血斂陰,緩急止痛;澤瀉、豬苓、赤茯苓利水滲濕,清熱止痢;甘草益氣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利水、清熱止痢之效。

芍藥和中湯為中醫治療腹瀉腹痛、痢疾的常用方劑,具有健脾利水、清熱止痢之效。方中藥物配伍嚴謹,療效顯著,是臨牀治療腹瀉腹痛、痢疾的常用良方。

傳統服藥法


蒼朮1錢,白朮1錢,厚朴8分,白芍藥7分,澤瀉7分,豬苓7分,赤茯苓7分,甘草5分,官桂3分。
痢疾紅白,去官桂。
上銼。
加生薑2片,大棗1枚,水煎,空腹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蒼朮、白朮、厚朴具有燥濕健脾、行氣止瀉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和營、緩中止痛的功效;澤瀉、豬苓、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功效;肉桂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和中止瀉、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脾胃。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芍藥和中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二十二。 組成:蒼朮1錢,白朮1錢,厚朴8分,白芍藥7分,澤瀉7分,豬苓7分,赤茯苓7分,甘草5分,官桂3分。 主治:泄瀉腹痛,兼痢疾紅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