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養血湯

DI HUANG Y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19%
脾經 15%
腎經 12%
肺經 10%
膽經 6%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胃經 2%
膀胱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地黃養血湯

地黃養血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黃、當歸、柴胡、茯苓、白芍、蔓荊子、酸棗仁、牡丹皮、遠志、川芎、黃耆、升麻等。主治功效是氣血虛弱,月經來時發熱,兼有頭重眼花。

中藥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中藥柴胡

中藥柴胡的傳統代功效包括:

  • 散風熱、發汗解表: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

  • 止咳化痰: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

  • 平肝息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

  • 補陽: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

  • 清熱瀉火: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

  • 疏肝解鬱: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中藥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中藥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中藥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中藥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中藥蔓荊子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等病症,以及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頭面諸風疾,如頭痛、眩暈、目赤、耳鳴等;痰熱咳嗽;肝陽上亢引起的血壓高,以及風濕痹痛等症。另外,蔓荊子也可用於治療肝腎虛損的夜盲及弱視。

中藥牡丹皮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牡丹皮清營血之實熱,同時還能治陰虛發熱。牡丹皮中的植物鞣素、芳香油和皁苷等成分有助於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壁強度、促進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環、止血,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牡丹皮還能清熱涼血,適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症。

中藥升麻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升麻可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中藥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中藥酸棗仁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調理氣血、潤燥通便,改善貧血等症狀。其性涼味酸,可清肝潤燥,並具有降溫、鎮靜、止咳化痰、滋潤皮膚和調節汗液分泌之功效。

中藥遠志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遠志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含有遠志酮、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遠志中的遠志酮可刺激尿液分泌,利尿消腫。遠志中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水腫消退。遠志中的揮發油和辛味成分可祛痰止咳,可與杏仁、貝母、桔梗同用,治療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遠志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同用,治療癰疽瘡毒,乳房腫

傳統服藥法


熟地1錢2分,歸身1錢,柴胡5分,茯苓1錢,白芍1錢,蔓荊8分,棗仁1錢,丹皮1錢,炙草5分,遠志肉1錢2分,川芎1錢,黃耆1錢2分,升麻3分。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熟地黃為君藥,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當歸為臣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柴胡為佐藥,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茯苓為使藥,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白芍為佐藥,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蔓荊子為佐藥,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功效;酸棗仁為佐藥,具有養心安神、寧心定志的功效;牡丹皮為佐藥,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遠志為佐藥,具有寧心安神、開竅醒神、祛痰的功效;川芎為佐藥,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黃耆為佐藥,具有補氣固表、昇陽舉陷的功效;升麻為佐藥,具有升舉陽氣、解表透邪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養血、昇陽舉陷的功效,適合氣血兩虛、經行發熱、兼頭重目暗等症患者服用。但本方有滋膩礙胃、升舉陽氣過度等副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且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貧血頭重月經期間身體發熱

相同名稱方劑


地黃養血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組成:熟地1錢2分,歸身1錢,柴胡5分,茯苓1錢,白芍1錢,蔓荊8分,棗仁1錢,丹皮1錢,炙草5分,遠志肉1錢2分,川芎1錢,黃耆1錢2分,升麻3分。 主治:血虛氣陷,經行發熱,兼頭重目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