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大補丸加鹿茸方

ZI YIN DA BU WAN JIA LU RONG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考》卷五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8%
肝經 19%
心經 13%
脾經 13%
肺經 11%
胃經 7%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滋陰大補丸加鹿茸方:補腎壯陽,益精血

滋陰大補丸加鹿茸方,由熟地黃、川牛膝、杜仲、巴戟天、山茱萸、茴香、五味子、遠志、肉蓯蓉、茯苓、山藥、大棗、石菖蒲、枸杞子、鹿茸組成,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的功效。

熟地黃: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味甘、微苦、涼,入腎、肝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清熱涼血的功效。主治血虛萎黃、眩暈耳鳴、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盜汗、遺精、糖尿病等。

川牛膝:強筋骨,活血化瘀

川牛膝性味甘、微苦,入肝、腎經,具有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軟、筋骨疼痛、屈伸不利、小便不利、水腫等。

杜仲:補腎壯陽,強筋骨

杜仲性味甘、微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安胎止血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軟、遺精早洩、陽痿不舉、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等。

巴戟天:補腎壯陽,益精血

巴戟天性味甘、微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祛風濕的功效。主治陽痿不舉、早洩遺精、腰膝酸軟、風濕痹痛等。

山茱萸:補腎固精,澀精止遺

山茱萸性味酸、澀,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澀精止遺、收斂固脫的功效。主治遺精早洩、腰膝酸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盜汗、自汗等。

茴香:溫中止痛,理氣化瘀

茴香性味辛、甘,入脾、胃、肝、腎經,具有溫中止痛、理氣化瘀、祛風散寒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

五味子:補腎固精,益氣生津

五味子性味酸、甘,入肺、心、腎經,具有補腎固精、益氣生津、斂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遺精早洩、腰膝酸軟、盜汗、自汗、心悸失眠、口乾舌燥、咳嗽氣喘等。

遠志:安神益智,健忘失眠

遠志性味辛、甘,入心、腎經,具有安神益智、健忘失眠、補益心腎的功效。主治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健忘遺精、腰膝酸軟等。

肉蓯蓉:補腎壯陽,益精血

肉蓯蓉性味甘、溫,入腎、肝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補氣生精的功效。主治陽痿不舉、早洩遺精、腰膝酸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不育等。

茯苓:健脾補氣,利水滲濕

茯苓性味甘、淡,入心、脾、肺經,具有健脾補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水腫尿少、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等。

山藥:補脾益氣,健脾止瀉

山藥性味甘、平,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健脾止瀉、補腎固精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泄瀉腹痛、遺精早洩、腰膝酸軟、糖尿病等。

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大棗性味甘、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養胃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氣血虛弱、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

石菖蒲性味辛、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除濁的功效。主治神志昏沉、癲狂痰熱、濕濁矇蔽等。

枸杞子:補腎益精,明目強身

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明目強身、益氣養血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視力下降、免疫力低下、氣血虛弱等。

鹿茸:補腎壯陽,益精血

鹿茸性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強筋骨的功效。主治陽痿不舉、早洩遺精、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耳鳴耳聾等。

總結

滋陰大補丸加鹿茸方,由熟地黃、川牛膝、杜仲、巴戟天、山茱萸、茴香、五味子、遠志、肉蓯蓉、茯苓、山藥、大棗、石菖蒲、枸杞子、鹿茸組成,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的功效。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風濕痹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2兩,川牛膝(去蘆)1兩,杜仲(薑炒,去絲)1兩,巴戟天(去心)1兩,山茱萸(去核)1兩,小茴香(略炒)1兩,五味子(炒)1兩,遠志(去心)1兩,肉蓯蓉1兩,白茯苓1兩,山藥1兩,紅棗肉(蒸熟)14兩,石菖蒲5錢,枸杞子5錢,鹿茸(炙酥)。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熟地黃、川牛膝、杜仲、巴戟天、山茱萸、茴香、五味子、遠志、肉蓯蓉、茯苓、山藥、大棗、石菖蒲、枸杞子、鹿茸等中藥組成。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補腎陰;川牛膝、杜仲、巴戟天、肉蓯蓉補腎陽;茯苓、山藥、大棗健脾益氣;茴香、五味子、遠志、石菖蒲安神定志。諸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腎,強筋壯骨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陽雙補,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大補丸加鹿茸方, 出處:《醫方考》卷五。 組成:熟地黃2兩,川牛膝(去蘆)1兩,杜仲(薑炒,去絲)1兩,巴戟天(去心)1兩,山茱萸(去核)1兩,小茴香(略炒)1兩,五味子(炒)1兩,遠志(去心)1兩,肉蓯蓉1兩,白茯苓1兩,山藥1兩,紅棗肉(蒸熟)14兩,石菖蒲5錢,枸杞子5錢,鹿茸(炙酥)。 主治:腎虛,齒長而動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