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藥地骨皮散

BU YAO DI GU P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4%
心經 14%
腎經 11%
脾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5%
膽經 4%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小腸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補藥地骨皮散

組成: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 白蒺藜:清熱涼血、止血、止瀉、止癢。
  • 蒼耳:祛風除濕、止癢、殺蟲、消腫。
  • 蠶砂:活血化瘀、通經絡、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卷柏:止血、排石、益精、止咳化痰、理氣行氣、通經絡。
  •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 木香: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主治功效:

蕁麻疹。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克,一日3次。

禁忌:

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不宜飲酒。
  • 服藥7天無效者,應停止服藥並諮詢醫生。

總結:

補藥地骨皮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活血化瘀、通經絡、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止血、排石、益精、止咳化痰、理氣行氣、通經絡、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蕁麻疹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地骨皮(去土)半兩,白蒺藜(炒)半兩,苦參半兩,蒼耳半兩,原蠶沙(微炒黃)半兩,人參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山梔子(炒香)半兩,山茱萸(湯浸去浮者,微炒)半兩,小荊子半兩,卷柏1兩,蔓荊實1兩,丁香3錢,木香3錢。
上為散。
每服1錢匕,煎水調下,如人行10里1服。欲治此病,須先擇密室,不透風者,然後服此藥。既服藥,亦須令人常看,人性急,嫌牙縫中涎濁妨飲食,及渾身疼痛不能忍耐,乃自殘者也。欲治此病

方劑組成解釋


地骨皮、白蒺藜、苦參、蒼耳、蠶砂、人參、細辛、茯苓、梔子、山茱萸、卷柏、蔓荊子、丁香、木香等中藥,均具有補益肝腎、祛風除濕的功效。將這些中藥配伍在一起,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從而更好地治療大風癩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藥地骨皮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地骨皮(去土)半兩,白蒺藜(炒)半兩,苦參半兩,蒼耳半兩,原蠶沙(微炒黃)半兩,人參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山梔子(炒香)半兩,山茱萸(湯浸去浮者,微炒)半兩,小荊子半兩,卷柏1兩,蔓荊實1兩,丁香3錢,木香3錢。 主治:大風癩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