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三仙飲

JIA WEI SAN XIA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肝經 16%
胃經 12%
脾經 12%
心經 8%
腎經 8%
膀胱經 7%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加味三仙飲

加味三仙飲是中藥方劑,由枳殼、陳皮、生地黃、菊花、蘆根、淡竹葉六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止咳化痰、消食化積等功效。

枳殼

性寒,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生地黃

性涼,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菊花

性微寒,味甘、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蘆根

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解酒毒、透疹、止咳平喘等功效。

淡竹葉

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主治功效

加味三仙飲主治飲食不消化,經常打嗝、嘔吐酸水,或因生病後餘熱未清,津液受損而感到煩躁口渴。

總結

加味三仙飲是中藥方劑,由枳殼、陳皮、生地黃、菊花、蘆根、淡竹葉六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止咳化痰、消食化積等功效。主治飲食不消化,經常打嗝、嘔吐酸水,或因生病後餘熱未清,津液受損而感到煩躁口渴。

傳統服藥法


焦三仙各3錢, 金石斛3錢, 乾青果15個(搗碎)。
滋養肺胃,清熱生津。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枳殼、陳皮具有行氣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緩解飲食停滯、噯氣吞酸的症狀。生地黃、菊花、淡竹葉具有清熱生津、養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津傷煩渴的症狀。三者合用,共奏清熱生津、和胃止嘔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生津、和胃止嘔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飲食停滯、噯氣吞酸,或病後餘熱,津傷煩渴等症。但本方性寒,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嘔吐咳嗽咽喉痛噯氣腹瀉口乾口渴多痰打嗝呃逆噁心反胃乾嘔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三仙飲,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義》。 組成:焦三仙各6錢,橘紅2片(老樹)。 主治:消食化痰。主治:食積,傷酒。

加味三仙飲,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焦三仙各3錢,炒檳榔3錢,鬱金2錢(研)。 主治:行氣消食。主治:腸胃積滯,脘腹脹痛,大便不爽,瀉痢後重者。

加味三仙飲,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焦三仙各3錢,金石斛3錢,乾青果15個(搗碎)。 主治:滋養肺胃,清熱生津。主治:肺胃陰虛,乾嘔,乾咳,納谷不香。

加味三仙飲,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焦三仙各1錢,毛橘紅8分,竹茹3錢,乾青果7個(研)。 主治:清熱化痰,利咽止嘔。主治:肺胃壅熱,咽喉腫痛,咳嗽痰稠者。

加味三仙飲,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焦三仙6錢,枳殼2錢(炒),檳榔炭2錢,腹皮3錢,厚朴1錢5分(炙),酒芩2錢,赤茯苓4錢,藿梗8分。 主治:脾胃氣滯之脹滿、惡心。

加味三仙飲,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義》。 組成:焦三仙各1錢5分,枳殼1錢5分(炒焦),廣陳皮1錢,酒連8分(研),細生地3錢,甘菊3錢,鮮蘆根2枝(切碎),竹葉8分。 主治:消食健胃,清熱生津。主治:飲食停滯,噯氣吞酸,或病後餘熱,津傷煩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