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白菊散

JING FANG BAI J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25%
肺經 22%
胃經 13%
心經 4%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防白菊散」,主要成分是:荊芥、防風、甘菊、生薑、當歸尾、赤芍、甘草、蛇蛻。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甘菊性味苦、辛,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清熱瀉火、散風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身熱、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暑熱煩渴、目赤腫痛、瘡癤腫毒等病症。甘菊所含的揮發油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此外,甘菊還含有類黃酮、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降低炎症反應,從而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當歸尾性溫,味甘、苦,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補血、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氣益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經閉、痛經、血崩、崩漏、腸燥便祕、氣血兩虛、血虛頭暈、面色萎黃、月經不調、不孕、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徵等症狀。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蛇蛻辛溫,具有透疹、明目、解毒、化痰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疹、麻疹、水痘、蕁麻疹、瘡癤腫痛、目赤腫痛、翳障、角膜炎、視物模糊、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

總之,中藥方劑「荊防白菊散」具有散風寒、清熱解毒、明目、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眼目外傷,如角膜炎、結膜炎、瞼緣炎等。

傳統服藥法


荊芥1錢5分, 防風1錢5分, 白菊3錢, 西羌1錢5分, 薑蟲1錢5分(炒), 歸尾3錢, 赤芍1錢5分, 谷精1錢5分, 粉草5分, 蛇退1條(焙枯,研)。
散腫除痛。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荊芥、防風具有疏風解表、清熱透疹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眼目紅腫、疼痛、流淚等症;甘菊、生薑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眼目紅腫、疼痛、流淚等症;當歸尾、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外傷引起的眼部腫痛、出血等症;甘草具有緩急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緩解外感風熱所致的眼目紅腫、疼痛等症;蛇蛻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眼目紅腫、疼痛、流淚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的功效,主治眼目外傷。但本方中含有蛇蛻,蛇蛻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本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相同名稱方劑


荊防白菊散,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組成:荊芥1錢5分,防風1錢5分,白菊3錢,西羌1錢5分,薑蟲1錢5分(炒),歸尾3錢,赤芍1錢5分,谷精1錢5分,粉草5分,蛇退1條(焙枯,研)。 主治:散腫除痛。主治:眼目外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