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瀉肝湯

JIA WEI XIE G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經驗方》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膀胱經 13%
脾經 12%
肺經 12%
腎經 11%
心經 9%
胃經 9%
膽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膀胱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瀉肝湯 」

主要成分:

  • 龍膽草:清熱燥濕,清熱瀉火。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 肝經濕熱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陰囊腫脹疼痛,甚至潰爛脫皮。
  • 睾丸下墜。
  • 毒瘡及下疳,腫痛或者潰爛。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
  • 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1. 白芍:
  • 性微寒,味酸甘,歸肝、脾經。
  •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1. 車前子:
  • 性寒涼,味甘。
  • 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1. 當歸:
  • 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
  •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1. 防風:
  •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
  • 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1. 黃柏:
  • 性寒,味苦,歸腎、大腸經。
  • 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1. 黃連:
  • 性寒,味苦,歸心、胃、大腸經。
  •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1. 龍膽草:
  • 性大苦大寒,歸肝、膽、脾經。
  • 具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的功效。
  1. 生地黃:
  • 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
  • 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1. 澤瀉:
  • 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
  • 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1. 知母:
  • 性寒、味苦,歸肺、胃、腎經。
  • 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加味瀉肝湯 」主要用於治療肝經濕熱導致的各種症狀,其組成藥物各具功效,協同作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的功效,從而緩解症狀,改善患者的病情。

傳統服藥法


龍膽草(酒拌炒)1錢, 當歸梢1錢, 車前子(炒)1錢, 澤瀉1錢, 生地黃1錢, 芍藥(炒)1錢, 黃連(炒)1錢, 黃柏(酒拌炒)1錢, 知母(酒拌炒)1錢, 防風1錢, 甘草梢5分。
上作1劑。水2鐘,煎8分,食前服。外敷烏金散。

方劑組成解釋


  • 龍膽草、黃連、黃柏、知母具有清熱燥濕、瀉肝利膽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經濕熱所致的陰囊腫痛、潰爛皮脫等症狀。
  • 當歸、白芍具有養血活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經濕熱所致的便毒及下疳腫痛、潰爛等症狀。
  • 車前子、澤瀉具有利水滲濕、通淋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經濕熱所致的睾丸懸掛等症狀。
  •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改善加味瀉肝湯的整體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加味瀉肝湯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長期服用加味瀉肝湯,應注意補充水分,以免引起脫水。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淋巴腺炎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瀉肝湯, 出處:《外科經驗方》。 組成:龍膽草(酒拌炒)1錢,當歸梢1錢,車前子(炒)1錢,澤瀉1錢,生地黃1錢,芍藥(炒)1錢,黃連(炒)1錢,黃柏(酒拌炒)1錢,知母(酒拌炒)1錢,防風1錢,甘草梢5分。 主治:肝經濕熱不利,陰囊腫痛,或潰爛皮脫,睾丸懸掛,或便毒及下疳腫痛,或潰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