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癖丸

QU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肺經 14%
肝經 13%
腎經 12%
大腸經 12%
膀胱經 8%
胃經 8%
心經 6%
膽經 4%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甘遂性寒烈,擅長攻逐水停,通利二便,有效緩解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木香溫辛,可溫裏溫中,疏肝解鬱,治療胸腹脹滿、腹瀉腹痛,並有消積化滯、理氣止瀉、健脾止咳之效。牽牛子性寒,味苦,擅長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常用於治療腸道寄生蟲病、頭蝨、皮膚瘙癢等。

青皮性辛溫,可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積化滯,緩解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病症。肉桂性溫辛,擅長溫經散寒,活血通經,對陽虛體弱、血虛畏寒、手足冰涼、月經不調等症狀療效顯著。

桃仁性溫味苦,擅長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便祕、咳嗽氣喘等病症。五靈脂性溫味苦,歸肝、脾、腎經,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功效。芫花性寒,味苦,擅長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

取癖丸由甘遂、芫花、牽牛子、肉桂、蓬莪朮、青皮、木香、桃仁、五靈脂組成。具有奇特的脾氣或習慣。

傳統服藥法


甘遂(微炒)2錢,芫花(炒)2錢,牽牛(半炒半生,碾,篩,取肉)2錢,辣桂2錢,蓬朮2錢,青皮(去白)2錢,木香2錢,桃仁(浸,去皮,炒)2錢,五靈脂2錢。
上為細末,入去油巴豆一錢,研和 十分細,飛面糊為丸,如麻子大,風乾。
每服1-2丸,薑、蜜煎湯灌下。泄後冷粥補,仍和胃。

方劑組成解釋


甘遂、芫花、牽牛子、肉桂、蓬莪朮、青皮、木香、桃仁、五靈脂均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其中甘遂、芫花、牽牛子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肉桂、蓬莪朮、青皮、木香、桃仁、五靈脂有較好的行氣消積作用。本方以甘遂、芫花、牽牛子為君藥,肉桂、蓬莪朮、青皮、木香、桃仁、五靈脂為臣藥,甘草為佐藥,大黃為使藥,共奏瀉下通便,破氣消積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不宜長期服用。服藥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取癖丸, 出處:《直指小兒》卷三。 組成:甘遂(微炒)2錢,芫花(炒)2錢,牽牛(半炒半生,碾,篩,取肉)2錢,辣桂2錢,蓬朮2錢,青皮(去白)2錢,木香2錢,桃仁(浸,去皮,炒)2錢,五靈脂2錢。 主治:癖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