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子散

JIU Z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九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7%
腎經 15%
胃經 11%
脾經 7%
肺經 7%
心包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膀胱經 1%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韭子散:治療遺精和夢遺的中醫方劑

韭子散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韭根、麥門冬、菟蕬子、車前子、川芎和龍骨。該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補血養肝、活血化瘀、安神止驚、澀精固脫等功效,主治遺精和夢遺。

**韭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車前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韭子散的組成與功效:

韭子散是由韭根、麥門冬、菟蕬子、車前子、川芎和龍骨組成。該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補血養肝、活血化瘀、安神止驚、澀精固脫等功效,主治遺精和夢遺。

中醫理論:

在中醫理論中,遺精和夢遺是腎虛引起的。腎虛是指腎臟的精氣不足,不能固攝精液,導致精液流失。韭子散可以補腎固精,澀精止遺,從而治療遺精和夢遺。

總結:

韭子散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韭根、麥門冬、菟蕬子、車前子、川芎和龍骨。該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補血養肝、活血化瘀、安神止驚、澀精固脫等功效,主治遺精和夢遺。韭子散在中醫臨牀上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韭子1升,菟絲子1升,車前子1升,附子3枚(炮),當歸3兩,芎藭3兩,礬石(燒)3兩,桂心1兩。
上為末。
每服方寸匕,溫酒送下,日3次。亦可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韭子散由韭根、麥門冬、菟蕬子、車前子、川芎、龍骨等組成,具有補腎固精、止遺澀精的功效。其中,韭根補腎固精,麥門冬養陰潤肺,菟蕬子補腎固精、養肝明目,車前子清熱利尿、通淋止血,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龍骨鎮驚安神、固精止遺。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固精、止遺澀精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前列腺炎遺精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骨質疏鬆症多痰尿中混挾精液小便渾濁不清

相同名稱方劑


韭子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 組成:韭子2兩(微炒)。 主治:虛勞腎損,夢中泄精。

韭子散,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韭子1升,麥門冬1升,菟絲子2合,車前子2合,芎藭3兩,白龍骨3兩。 主治:小便失精及夢泄精。

韭子散,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深師方》。 組成:韭子1升,菟絲子1升,車前子1升,附子3枚(炮),當歸3兩,芎藭3兩,礬石(燒)3兩,桂心1兩。 主治:虛勞尿精,小便白濁,夢泄。

韭子散, 出處:《聖惠》卷十四。 組成:韭子1兩(微炒),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龍骨1兩,車前子3分,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乾,别杵爲末),人參1兩(去蘆頭),澤瀉1兩,石龍骨3分。 主治:傷寒後虛損,夜夢精泄,或因小便亦有精出。

韭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組成:韭子(醋煮,炒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桑螵蛸(銼,炒)3分,澤瀉3分,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3分,赤石脂(研)1兩,龍骨(捶碎)1兩,甘草(炙,銼)1分。 主治:腎臟虛冷遺泄。

韭子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韭子1兩(微炒),赤石脂1兩,土瓜根1兩,狗脊1兩,牛膝1兩(去苗),牡蠣2兩(燒爲粉),黃耆1兩(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令乾)。 主治:膀胱虛冷,小便白濁滑數,日夜出無節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