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黃散

JING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肝經 18%
心經 15%
脾經 15%
胃經 7%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黃散」,主要成分有荊芥、人參、甘草、大黃,主治功效是上焦氣熱所衝擊引起的劇烈嘔吐。

荊芥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總結

荊黃散是由荊芥、人參、甘草、大黃四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上焦氣熱所衝擊引起的劇烈嘔吐。

傳統服藥法


麻黃(去根節)1分, 細辛(去葉土)半兩, 全蠍(去毒,炒)半兩, 藿香葉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1錢,荊芥湯調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荊芥辛香,善於發散上焦風熱;人參甘平,益氣生津,可緩急止嘔;甘草甘平,和中緩急,可緩和大黃的瀉下作用;大黃苦寒,瀉熱通便,可清熱解毒,利咽止吐。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止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同名稱方劑


荊黃散, 出處:《明醫指掌》卷五。 組成:荊芥2錢,人參1錢,甘草5分,大黃6分。 主治:上焦氣熱所衝之暴吐。

荊黃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麻黃(去根節)1分,細辛(去葉土)半兩,全蠍(去毒,炒)半兩,藿香葉半兩。 主治:偏正頭疼,及洗頭傷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