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竅明目湯

TONG QIAO MING M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臨症筆記》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脾經 17%
肝經 17%
肺經 12%
大腸經 7%
腎經 6%
胃經 5%
三焦經 4%
膽經 4%
心包經 2%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通竅明目湯」,主要成分包括當歸、桃仁、紅花、黃耆、白朮、水菖蒲、茯神、川芎、細辛、甘草,主治功效為暴盲症(視網膜中央靜脈血栓)初期屬於虛脫證的人。

當歸性溫味甘,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清熱涼血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白朮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水菖蒲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膀胱經,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通竅明目湯」具有補氣益血、活血化瘀、開竅醒神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暴盲症(視網膜中央靜脈血栓)初期屬於虛脫證的人。

傳統服藥法


當歸4錢,桃仁3錢(炒),紅花2錢,麗參3錢,黃耆5錢,白朮2錢(炒),菖蒲3錢,茯神3錢,川芎3錢,細辛2錢,甘草1錢。
愈後頭疼目脹,不時昏亂者,去細辛、牙皂,加楮實子5錢 、茺蔚子4錢 、川羌3錢 、白芍4錢 、生地8錢,以上加倍,共為丸,鏡砂為衣。每服3錢,1日2次,白水送下。雖不能光明如初,亦可保守
水煎,並用牙皂5分,鏡砂2分,赤金3張,共為細末,隨藥水沖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當歸:活血調經,潤腸通便。本方中當歸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緩解視力下降的症狀。
  • 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本方中桃仁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緩解視力下降的症狀。
  • 紅花:活血化瘀,散瘀止痛。本方中紅花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緩解視力下降的症狀。
  • 黃耆:補氣固表,利尿消腫。本方中黃耆主要用於補氣固表,改善氣血不足,從而緩解視力下降的症狀。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本方中白朮主要用於健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從而緩解視力下降的症狀。
  • 水菖蒲:化痰開竅,利水通淋。本方中水菖蒲主要用於化痰開竅,改善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
  • 茯神:寧心安神,健脾益氣。本方中茯神主要用於寧心安神,改善心悸氣短、失眠多夢等症狀。
  •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本方中川芎主要用於活血行氣,改善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
  • 細辛:通竅發汗,散寒止痛。本方中細辛主要用於通竅發汗,改善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本方中甘草主要用於調和諸藥,緩解藥物的毒性,從而減輕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明目的功效,適用於暴盲症(視網膜中央靜脈血栓)初期屬虛脫證者。
  • 本方中桃仁、紅花、細辛均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 本方中黃耆、白朮、茯神、川芎、甘草均有補益作用,因此陰虛火旺、濕熱內蘊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失明視神經炎雙眼視力迅速下降,甚至視力喪失

相同名稱方劑


通竅明目湯,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當歸4錢,桃仁3錢(炒),紅花2錢,麗參3錢,黃耆5錢,白朮2錢(炒),菖蒲3錢,茯神3錢,川芎3錢,細辛2錢,甘草1錢。 主治:暴盲症(視網膜中央靜脈血栓)初期屬虛脫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