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豆方

WU DOU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16%
心經 13%
肺經 13%
脾經 11%
膀胱經 6%
胃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豆方」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補骨脂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杜仲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枸杞

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為中藥補氣之聖藥。

金櫻子

金櫻子性溫澀苦,具有補腎固精、澀精止遺、固澀收斂、止瀉和強筋骨的功效。

山茱萸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菟蕬子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多種藥理作用。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茴香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巴戟天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烏豆方」,主要成分為:熟地黃、杜仲、大青鹽、巴戟天、菟蕬子、枸杞子、山茱萸、金櫻子、五味子、茴香、補骨脂、黃耆、甘草,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可治療多種疾病。

傳統服藥法


熟地2兩,杜仲1兩,青鹽半斤,巴戟肉3兩,菟絲子3兩,枸杞子2兩,山茱萸肉2兩,金櫻子3兩(去毛),五味子1兩,小茴香1兩,破故紙1兩(鹽水炒),黃耆1兩,甘草3錢,黎椒5錢。
補腎。
上為末,以絹袋盛之,縫固,加黑豆5升,水量入,文武火煮透,取起,曬乾,再煮,以藥淡為度,去藥,以豆曬乾,將瓷瓶收貯,勿泄氣。
飢時常服。

方劑組成解釋


熟地黃:補腎益精,滋陰養血。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大青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巴戟天:補腎陽,強筋骨。

菟蕬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山茱萸:補腎固精,益肝明目。

金櫻子:補腎固精,澀精止遺。

五味子:補腎益肺,固精縮尿。

茴香:理氣和胃,溫中止痛。

補骨脂:補腎壯陽,溫經止帶。

黃耆:補氣固表,利尿退腫。

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2. 本方含有大青鹽,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3. 本方含有補骨脂,有一定的致敏性,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烏豆方, 出處:《奇方類編》卷下。 組成: 烏豆方(《奇方類編》卷下。)出處:《奇方類編》卷下。組成:熟地2兩,杜仲1兩,青鹽半斤,巴戟肉3兩,菟絲子3兩,枸杞子2兩,山茱萸肉2兩,金櫻子3兩(去毛),五味子1兩,小茴香1兩,破故紙1兩(鹽水炒),黃耆1兩,甘草3錢,黎椒5錢。主治:補腎。 。 主治:補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