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附蓯蓉丸

WU FU CONG R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21%
脾經 16%
心經 11%
肺經 7%
胃經 6%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1%
小腸經 1%
膽經 1%
三焦經 0%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烏附蓯蓉丸

烏附蓯蓉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痿證。方劑組成包括:

  •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安神益智和健脾益肺。
  • 乳香: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和消腫生肌。
  • 沒藥:活血調經、散瘀止痛和消腫生肌。
  • 丁香:溫裏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和溫肺止咳。
  • 菟蕬子:補腎益精、明目壯陽和止瀉補虛陰。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和補腎壯陽。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和活血化瘀。
  • 白膠香: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和保肝。
  • 龍骨: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和澀精止遺。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和理氣行氣。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和潤腸道。
  • 訶子: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和降氣除煩。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和活絡止痛。
  • 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和養血補心。
  •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和強筋骨。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和理氣行氣。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和解酒毒。
  • 五倍子: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和固表止汗。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和止痛。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和回陽救逆。
  • 桑螵蛸:澀精止遺、固澀收斂、補氣、補腎、安神和利水消腫。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和截瘧。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和健脾胃。
  • 木鱉子: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和利水消腫。
  • 川楝子:舒肝行氣止痛和驅蟲。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和化痰止血。
  •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強筋骨和健脾益胃。
  • 地龍:平肝熄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和治療風濕痛、痛經、跌打損傷、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尿道感染、腎炎和水腫等症狀。
  • 葫蘆巴:溫暖下焦、散寒暖胃和固精補腎。
  • 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和強筋骨。
  • 骨碎補:補腎強骨、活血止血和通經活絡。
  • 威靈仙: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通經絡。

這些中藥材合用可以起到溫腎壯陽、補益精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痿證的效果。

方劑組成解釋


烏附蓯蓉丸由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藥物組成,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功效。其中,人參、當歸、白膠香、龍骨、木香、肉蓯蓉、訶子、烏頭、龜板、五靈脂、何首烏、川芎、五味子、五倍子、赤芍、附子、桑螵蛸、檳榔、砂仁、木鱉子、川楝子、硃砂、補骨脂、地龍、葫蘆巴、巴戟天、骨碎補、威靈仙等藥物均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附蓯蓉丸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烏附蓯蓉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三。 組成:人參半兩,當歸半兩,乳香半兩,沒藥1兩半,丁香1兩半,菟絲子1兩半,自然銅1兩(火煅),虎脛骨半兩(火煅),古老錢12文(醋淬),川牛膝半兩,白膠香半兩,龍骨(煅)半兩,木香半兩,蓯蓉半兩,诃子半兩,蓖麻半兩,川烏半兩,敗龜2兩,五靈脂半兩,何首烏半兩,川芎半兩,五味子半兩,五倍子半兩,赤芍藥半兩,黑附子(炮)半兩,金銀根半兩,桑螵蛸半兩,檳榔2錢半,縮砂半兩,木鱉子半兩,川楝子半兩,朱砂2錢半,破故紙1兩,地龍1兩,葫蘆巴1兩,巴戟1兩,骨碎補1兩,威靈仙1兩。 主治:壯筋骨。主治:腿腳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