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丹砂丸

WU MEI DAN SH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腎經 16%
胃經 12%
肝經 12%
心經 12%
脾經 9%
大腸經 4%
膽經 4%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心包經 0%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烏梅丹砂丸

烏梅丹砂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烏梅、硃砂、鱉甲、知母、常山、石膏、甘草、升麻、蜀漆、白薇、地骨皮、玉竹、牛黃、淡豆豉、麥門冬、青蒿和麝香。

烏梅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硃砂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鱉甲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常山

常山具有治瘧、湧吐、驅蟲殺蟲和清熱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升麻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蜀漆

蜀漆性辛溫,味苦,有小毒,入肺、脾二經,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消癥、祛痰的作用。

白薇

白薇味寒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等功效。

地骨皮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玉竹

玉竹是一種具有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等多種傳統功效的中藥。

牛黃

牛黃具有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等傳統代功效。

淡豆豉

淡豆豉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青蒿

青蒿為中藥中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

麝香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烏梅丹砂丸具有勞瘧,瘴瘧,積年不癒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烏梅肉(炒)半兩,丹砂(研)半兩,鱉甲(去裙襕,醋浸,炙)半兩,知母(焙)1分,常山(銼)1分,石膏(碎)1分,甘草(炙)1分,升麻1分,蜀漆葉1分,白薇1分,地骨皮1分,萎蕤1分,牛黃(研)半分,豉(炒)1合,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青蒿(乾者)半兩,麝香(研)半分。
上藥除研者外,搗羅為末,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未發前再服。漸加至30丸。或吐出痰即安。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烏梅、硃砂、鱉甲、知母、常山、石膏、甘草、升麻、蜀漆、白薇、地骨皮、玉竹、牛黃、淡豆豉、麥門冬、青蒿、麝香等組成。烏梅、硃砂、鱉甲、知母、常山、石膏、甘草、升麻、蜀漆、白薇、地骨皮、玉竹、牛黃、淡豆豉、麥門冬、青蒿、麝香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肺結核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烏梅丹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烏梅肉(炒)半兩,丹砂(研)半兩,鱉甲(去裙襕,醋浸,炙)半兩,知母(焙)1分,常山(銼)1分,石膏(碎)1分,甘草(炙)1分,升麻1分,蜀漆葉1分,白薇1分,地骨皮1分,萎蕤1分,牛黃(研)半分,豉(炒)1合,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青蒿(乾者)半兩,麝香(研)半分。 主治:勞瘧,瘴瘧,積年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