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蕪荑湯

DA WU Y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心經 20%
肺經 20%
胃經 19%
肝經 5%
三焦經 2%
膀胱經 2%
腎經 2%
膽經 1%
心包經 1%
大腸經 0%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蕪荑湯」及其組成介紹

中藥方劑「大蕪荑湯」,其主要成分包括防風、黃連、麻黃、羌活、梔子、柴胡、茯苓、當歸、白朮、甘草,具有清熱利尿、瀉火解毒、散風邪、解表發汗、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等功效,以下將各藥材成分功效分述如下:

麻黃:

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n\n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柴胡: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黃連:

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羌活:

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梔子:

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其止血功效主要基於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與其他止血中藥同用。梔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熱證,如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梔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梔子苷和梔子酸,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達到治療效果。

結論:

中藥方劑「大蕪荑湯」,具有清熱利尿、瀉火解毒、散風邪、解表發汗、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小兒黃疸及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但由於中藥方劑組成複雜,藥性各異,因此在使用時應嚴格遵循醫囑,切勿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或貽誤病情。

傳統服藥法


防風1分,黃連1分,炙甘草2分,麻黃(不去根節)2分,羌活2分,山梔子仁3分,柴胡3分,茯苓3分,當歸4分,大蕪荑5分,白朮5分。滋營潤燥,除寒熱,致津液。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1服。
用水1大盞半,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大蕪荑湯由防風、黃連、麻黃、羌活、梔子、柴胡、茯苓、當歸、白朮、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防風、黃連、麻黃、羌活、梔子、柴胡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茯苓、當歸、白朮、甘草具有健脾益氣、養血潤燥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濕退黃、健脾益氣、養血潤燥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適用於小兒黃疳,症見發黃脫落,鼻、下齦作瘡,能乳,喜食土,面黑、大便青,爲寒;小兒脾疳,少食,發熱作渴,大便不調等症狀。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暴食症黃熱病腹瀉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大蕪荑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防風1分,黃連1分,炙甘草2分,麻黃(不去根節)2分,羌活2分,山梔子仁3分,柴胡3分,茯苓3分,當歸4分,大蕪荑5分,白朮5分。 主治:滋營潤燥,除寒熱,致津液。主治:小兒黃疳,胃熱榮燥,小便利,發黃脫落,鼻、下齦作瘡,能乳,喜食土,面黑、大便青,爲寒;小兒脾疳,少食,發熱作渴,大便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