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飲

HUANG QI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3%
腎經 8%
脾經 8%
大腸經 8%
膽經 5%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黃芩飲

組成: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

  •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其止血功效主要基於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與其他止血中藥同用。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主治:

  • 服用乳石後感到非常燥熱,不能通便排泄。

用法:

  • 將黃芩、梔子、乾薑、芒硝研成細末,用開水沖服。

注意事項:

  • 服用此方劑時,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孕婦慎用。

總結:

中藥方劑「黃芩飲」,主要成分是黃芩、梔子、乾薑、芒硝,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溫經散寒、溫裡溫中、溫化寒痰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黃芩(去黑心)3分,桑根白皮(銼)3分,葛根(銼)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甘草(炙)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芩、梔子清熱瀉火,乾薑溫中散寒,芒硝通便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有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胃腸出血乾眼症

相同名稱方劑


黃芩飲, 出處:《普濟方》卷二六○。 組成:黃芩1兩,梔子仁2-7枚,乾薑2兩,芒消半兩。 主治:服乳石覺大熱,不得通泄。

黃芩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組成:黃芩(去黑心)半兩,寒水石1兩1分,升麻1分,甘草(炙,銼)1分。 主治:小兒赤眼。

黃芩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黃芩(去黑心)1兩半,黃柏(去粗皮)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槲葉(炙)1兩半。 主治:大腸風熱,下血不止。

黃芩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黃芩(去黑心)3分,桑根白皮(銼)3分,葛根(銼)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傷寒汗後煩熱,燥渴不止。

黃芩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八。 組成: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令黃赤,銼)1兩,桑上寄生(炙)1兩,防風(去叉)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芍藥(銼,炒)1兩,黃耆(銼,炒)1兩,木通(銼)1兩半。 主治:乳癰。初覺赤腫,有異於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