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綿丸

SHAO M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16%
胃經 16%
膀胱經 11%
肺經 11%
心經 5%
小腸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肺經
心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燒綿丸」

中藥方劑「燒綿丸」由川楝子、馬藺花、橘皮、茴香等藥物組成,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

藥物組成

  • 川楝子: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
  • 馬藺花:具有舒肝理氣、活血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
  • 橘皮:具有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 茴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燒綿丸」主要用於治療疝氣,中醫稱「疝瘕」,是指腹股溝、陰囊或大腿根部腫脹疼痛的疾病,包括腹股溝疝、股疝、股陰疝、陰囊疝等。常見症狀有腹股溝、陰囊或大腿根部出現腫塊,大小不一,可伴有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疝氣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和,導致氣滯血瘀,結聚於腹股溝或陰囊部位,引起腫痛。治療以補益脾胃,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

常見中藥

常見用於治療疝氣的中藥有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等。

總結

中藥方劑「燒綿丸」由川楝子、馬藺花、橘皮、茴香等藥物組成,具有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疝氣。

傳統服藥法


川楝子(去核)1兩,馬藺花1兩,青橘皮1兩,舶上茴香1兩。
上為細末,用漆為丸,如雞頭子大,針穿三孔,陰乾;用新綿半兩,燒成灰,細研。
以無灰酒調綿灰,稀稠得所,放溫,下藥1丸,正發未發時,皆可食之。藥在腹中不壞,如要取藥時,可飲葵湯即下,淨洗留之,1丸藥可治6-7人。

方劑組成解釋


川楝子苦寒,行氣止痛;馬藺花辛溫,行氣散結;橘皮苦辛,燥濕化痰;茴香辛溫,行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止痛、散結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燒綿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七引《朱氏家藏方》。 組成:川楝子(去核)1兩,馬藺花1兩,青橘皮1兩,舶上茴香1兩。 主治:疝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