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湯

QING LI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5%
脾經 15%
肝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腎經 7%
大腸經 7%
膀胱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清涼湯 」,其主要成分有: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的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清涼湯 的主治功效是:濕熱瀉痢。症狀包括高熱、怕冷,或者肚子痛,按壓時痛感劇烈;排泄物臭味難聞且灼熱;小便刺痛且呈現紅色。適用於急病,脈象實而診斷明確。

清涼湯 是一劑中藥方劑,由白芍,甘草,梔子,茯苓,澤瀉,黃芩,枳殼,木通,黃連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利水滲濕、止瀉痢的功效,適用於濕熱瀉痢證型。清涼湯 方劑組成中,各味藥材的功效如下: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養血和營的功效。
  • 甘草: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 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 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化濕的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氣止痛的功效。
  • 木通:具有清熱利尿、利膽退黃的功效。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清涼湯 方劑中的各味藥材配伍使用,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療濕熱瀉痢證型,緩解患者的臨牀症狀,改善患者的病情。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大黃1兩,生地黃1兩,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1錢,以水8分,加竹葉、薄荷各少許,煎至5分,去滓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清涼湯由白芍、甘草、梔子、茯苓、澤瀉、黃芩、枳殼、木通、黃連等中藥組成。其中,白芍、甘草、梔子、茯苓、澤瀉、黃芩均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枳殼、木通具有行氣利水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清熱利濕、和胃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涼湯是一首具有清熱利濕、和胃止瀉功效的方劑,但由於其性寒,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黃連,有小毒,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大便秘結大腸激擾綜合症面色發紅鼻子乾燥

相同名稱方劑


清涼湯,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張渙方。 組成:當歸1兩,大黃1兩,生地黃1兩,芍藥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小兒傷寒邪熱餘毒。

清涼湯, 出處:《會約》卷十九。 組成:黃芩2錢,黃連1錢,滑石2錢,薄荷葉8分,大黃(酒浸,煨熟)1錢半。 主治:小兒面赤舌燥,鼻乾飲冷,大小便秘,一切熱證。

清涼湯, 出處:《會約》卷十。 組成:白芍1錢3分,甘草1錢,梔子1錢,茯苓1錢,澤瀉1錢,黃芩1錢,枳殼1錢,木通1錢,黃連1錢。 主治:濕熱瀉痢,或發熱喜冷,或腹痛手不可按,或所瀉者臭惡而熱,或小便痛而赤,屬暴病脈實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