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丸

GU C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外傷科學》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8%
脾經 18%
腎經 13%
肺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4%
膽經 4%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骨刺丸:中醫骨傷科常用方劑

中藥方劑「骨刺丸」,主要成分是:烏頭,細辛,白芷,當歸,萆薢,紅花。

主治功效:損傷後期及骨刺疼痛

損傷後期:是指在骨傷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傷勢已經基本痊癒,但仍有一些後遺症或疼痛等症狀。

骨刺疼痛:是指在骨頭上長出骨刺,並引起疼痛的症狀。骨刺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部位是膝蓋、肘部、肩部和頸部。骨刺疼痛通常是逐漸發展的,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著骨刺的生長,疼痛會逐漸加重。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萆薢: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骨刺丸」,主要成分是:烏頭,細辛,白芷,當歸,萆薢,紅花,具有損傷後期及骨刺疼痛的功效。該方劑由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利水滲濕等多種功效,能夠有效地緩解損傷後期及骨刺疼痛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制川烏30克,制草烏30克,細辛30克,白芷30克,當歸30克,萆薢60克,紅花60克。
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每次9-18克,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 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 細辛: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 白芷: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當歸:具有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萆薢:具有祛風利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 紅花: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骨刺丸, 出處:《中醫外傷科學》。 組成:制川烏30g,制草烏30g,細辛30g,白芷30g,當歸30g,萆薢60g,紅花60g。 主治:祛風散寒,活血止痛。主治:損傷後期及骨刺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