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五石鎮心丸 」

五石鎮心丸,為中醫方劑之一。主治功效為:男女因風寒侵襲,導致心氣虛弱,邪風侵入臟腑,引起做夢、驚恐、心悸等疾病。

本方劑組成包括:

  • 桂枝: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

  • 大棗:安神助眠、理氣行氣。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

  • 柏子仁:安神鎮靜、止血固澀。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阿膠:補血、補氣、滋陰止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

  • 黃耆:補氣、固表、利水消腫。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

  • 硫磺: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牛黃: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

  • 白蘞: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卷柏:止血、排石、益精、止咳化痰。

  • 水菖蒲: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

  • 紫石英:安神、鎮心安神、降逆氣和暖子宮。

總 0: 五石鎮心丸,為中醫方劑之一。主治功效為:男女因風寒侵襲,導致心氣虛弱,邪風侵入臟腑,引起做夢、驚恐、心悸等疾病。本方劑組成包括:35種中藥材,各司其職,相輔相成,發揮綜合療效。

傳統服藥法



上藥治下篩,棗膏、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不知增之。
忌海藻,菘菜,豬、羊肉,餳,生蔥,桃,李,羊血,蕪荑,酢物。

方劑組成解釋


  • 紫石英、白朮、茯苓、文蛤、水菖蒲、白石英、杏仁、硫磺、遠志、細辛、牛黃、卷柏、阿膠、麥門冬、肉蓯蓉、鐘乳石、大豆黃捲、當歸、乾薑、大棗、人參、防風、山藥、甘草、澤瀉、白蘞、前胡、石膏、生地黃、白芍、桔梗、柏子仁、桂枝、烏頭、秦艽、半夏、大黃、黃耆等中藥均具有安神定志、鎮驚安眠的功效。
  • 本方以紫石英、白朮、茯苓、文蛤、水菖蒲、白石英、杏仁、硫磺、遠志、細辛、牛黃、卷柏、阿膠、麥門冬、肉蓯蓉、鐘乳石、大豆黃捲、當歸、乾薑、大棗、人參、防風、山藥、甘草、澤瀉、白蘞、前胡、石膏、生地黃、白芍、桔梗、柏子仁、桂枝、烏頭、秦艽、半夏、大黃、黃耆等中藥配伍,共奏安神定志,鎮驚安眠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安神定志,鎮驚安眠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出現頭暈、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本方不宜与其他中药同时服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心悸心絞痛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易感到驚嚇

相同名稱方劑


五石鎮心丸, 出處:《外台》卷十五引《深師方》。 組成:紫石英(研)1兩,白朮1兩,茯苓4分,海蛤4分,菖蒲4分,白石英4分,杏仁(去皮尖兩仁,熬)4分,硫黃(研)4分,遠志(去心)4分,細辛4分,牛黃4分,鐵精(研)4分,卷柏4分,阿膠(炙)4分,麥門冬(去心)5分,蓯蓉5分,鍾乳(研)5分,銀屑(研)5分,大豆卷5分,當歸5分,乾薑5分,大棗50枚,人參7分,防風7分,薯蕷7分,甘草(炙)7分,澤瀉6分,白蘞2分,前胡2分,石膏(研)3分,乾地黃3分,芍藥3分,桔梗3分,柏子仁3分,桂心3分,烏頭(炮)3分,秦艽6分,半夏8分(洗),大黃5分(3鬭米下蒸),黃耆6分。 主治:男女風虛,心氣不足,風邪入臟,夢寤驚恐,心悸諸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