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拈痛丸

WU XIANG NIAN T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6%
胃經 16%
肺經 14%
腎經 13%
心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5%
三焦經 3%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五香拈痛丸,一味傳統中藥方劑,由木香、肉桂、丁香、乳香、藿香、沉香、斑蝥、巴豆八味中藥組成,主治女性腹痛,或伴有小腹疼痛者。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

乳香,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乳香能有效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

藿香,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它可以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癓瘕腫塊、積年頑癬、瘰癧、贅疣、癰疽不潰、惡瘡死肌等癥;瘀血腹痛、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風濕痛、神經痛等;牛皮癬、顏面神經麻痹、劇烈頭痛等。斑蝥外用,療效顯著,但應注意其毒性,不可內服。

五香拈痛丸,諸藥合用,相輔相成,具有溫中散寒、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效,臨牀用於治療女性腹痛,或伴有小腹疼痛者。

傳統服藥法


木香半兩,官桂半兩,丁香半兩,乳香半兩,藿香葉半兩,沈香半兩,斑蝥7枚,巴豆3粒(去油)。
上為細末,白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生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 木香:行氣止痛,溫中散寒。
  • 肉桂:溫經散寒,行氣止痛。
  • 丁香: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 乳香:行氣止痛,活血化瘀。
  • 藿香:芳香化濁,理氣和中。
  • 沉香:行氣止痛,溫中散寒。
  • 斑蝥:破血逐瘀,止痛。
  • 巴豆:通利大腸,行氣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有大毒,使用時需遵醫囑。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下腹部痛上腹胃脘痛臍下正中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五香拈痛丸, 出處:《女科百問》卷上。 組成:木香半兩,官桂半兩,丁香半兩,乳香半兩,藿香葉半兩,沉香半兩,斑蝥7枚,巴豆3粒(去油)。 主治:婦人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