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散

WU 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串雅補》卷一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2%
脾經 26%
肺經 12%
心經 8%
胃經 7%
腎經 5%
膽經 5%
心包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虎散」

中藥方劑「五虎散」,由馬錢子、蜈蚣、天花粉、細辛、蒲黃、白芷、紫草、雄黃等八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結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一切無名腫毒、癰瘍、濕毒流註、惡瘡等症。

組成介紹

  1.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2. 蒲黃:具有止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清熱利尿和排膿等功效。

  3. 天花粉: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4. 蜈蚣:具有清熱、息風、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5.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6. 紫草:具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7.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8. 馬錢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食化積、散結、利水消腫、通經絡、外用、通絡止痛、散結消腫、解毒等功效。

主治功效

  1. 一切無名腫毒:任何原因不明的腫脹和疼痛。

  2. 癰瘍:化膿性炎症,通常伴有疼痛和發熱。

  3. 濕毒流註:體內濕毒引起的疼痛和腫脹,通常伴有皮膚潰爛。

  4. 惡瘡:惡性腫瘤,通常伴有疼痛和潰爛。

總結

中藥方劑「五虎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結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一切無名腫毒、癰瘍、濕毒流註、惡瘡等症。八種藥物相互配合,增強藥效,減輕毒性,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但是,由於五虎散含有劇毒成分,如雄黃、馬錢子等,使用時應嚴格按照醫囑,切勿自行服用。

傳統服藥法


番木鱉8兩,川蜈蚣30條,花粉3錢,北細辛3錢,蒲黃1錢,白芷1錢,紫草5分,甲片5分,雄黃5分。將木鱉水煮去皮毛,麻油10兩,入前各藥煎至枯黑去滓,次下木鱉,炸松黃色,不令焦黑,撈起為細末。
每服1-2分,老酒送下。用藥輕重,量人大小壯老。
孕婦忌服。

方劑組成解釋


  • 馬錢子:有毒,有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
  • 蜈蚣:有毒,有散結消腫、通經活絡的功效。
  • 天花粉: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細辛:有散寒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
  • 蒲黃: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 白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 紫草: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的功效。
  • 雄黃: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化膿性關節炎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五虎散,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當歸、紅花、白芷、防風、南星等分。 主治:活血定痛。主治:跌撲損傷。瘀血腫痛,扭傷。

五虎散, 出處:《刺疔捷法》。 組成:薑黃1兩,爐甘石5錢,花粉5錢,大黃1兩,川柏5錢。 主治:退腫。主治:紅絲、黑疔瘡。

五虎散, 出處:《串雅補》卷一。 組成:番木鱉8兩,川蜈蚣30條,花粉3錢,北細辛3錢,蒲黃1錢,白芷1錢,紫草5分,甲片5分,雄黃5分。 主治:一切無名腫毒,癰瘍,濕毒流註,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