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補正元湯

ZI BU ZHENG YU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心經 20%
肺經 19%
肝經 13%
腎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1%
膽經 1%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滋補正元湯,顧名思思,以滋補正元氣為主。 正元氣,在中醫理論中,是人體的根本之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 正元氣不足,則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滋補正元湯,由當歸、黃耆、白朮、白芍、茯苓、茯神、生地黃、麥門冬、人參、遠志、陳皮、半夏、川芎等多種中藥材組成,各味藥材互相配合,增強藥效,以達到益氣補血,益氣固表,健脾和胃,養心安神等功效,使人體元氣充沛,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滋補正元湯由多味中藥搭配而成,以下是各味藥材的功效:

  • 白芍: 以其平肝、止血、補血、除濕、清熱化痰之功能聞名,有助於緩解諸多疾病。

  • 白朮: 有補氣健脾、祛痰、利水消腫、固表止汗、安胎、健脾、祛風除濕等功效。

  • 半夏: 又名葳蕤、烏芋、淮芋、瓦上風等。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陳皮: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適用於頭痛眩暈、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產後瘀阻等症狀。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改善貧血、月經不調、痛經、氣血不足等症狀。

  • 茯苓: 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茯神: 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 黃耆: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用於治療氣虛表虛、自汗、盜汗、浮腫、小便不利、虛脫等症狀。

  • 麥門冬: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人參: 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生地黃: 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能改善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等症狀。

  • 遠志: 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可改善睡眠質量,緩解水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總結來說,滋補正元湯的各味藥材都有其獨特功效,搭配使用可舒緩氣血不足,心脾受損,神志不清,痰多眩暈等症狀,是一種傳統的養生方劑。 然而,服用中藥需謹慎,應在中醫師指導下根據個人體質調整藥方。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半,黃耆1錢半,白朮1錢半,白芍(酒炒)1錢,茯苓1錢,茯神1錢,生地1錢,麥冬1錢,人參7分,遠志7分,陳皮7分,半夏7分,川芎7分,炙草5分。
上加生薑三片,黑棗一枚,水煎,早、晚服。

方劑組成解釋


滋補正元湯由當歸、黃耆、白朮、白芍、茯苓、茯神、生地黃、麥門冬、人參、遠志、陳皮、半夏、川芎等中藥組成。

當歸、黃耆、白朮、白芍、茯苓、茯神、生地黃、麥門冬、人參等中藥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心的功效。遠志、陳皮、半夏、川芎等中藥具有化痰散結、開竅醒神的功效。

因此,滋補正元湯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心、化痰散結、開竅醒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血兩虛、心脾耗損、神昏、有痰眩暈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滋補正元湯是一首補益氣血、健脾益心的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因此,如果患者有痰濕重、濕熱重、氣滯血瘀等症狀,不宜服用滋補正元湯。

此外,滋補正元湯是一首中藥方劑,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如果患者自行服用滋補正元湯,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多痰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滋補正元湯, 出處:《簡明醫彀》卷三。 組成:當歸1錢半,黃耆1錢半,白朮1錢半,白芍(酒炒)1錢,茯苓1錢,茯神1錢,生地1錢,麥冬1錢,人參7分,遠志7分,陳皮7分,半夏7分,川芎7分,炙草5分。 主治:氣血兩虛,心脾耗損,神昏,有痰眩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