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膏

TAI P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四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肝經 21%
胃經 14%
脾經 12%
心經 12%
腎經 3%
大腸經 3%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三焦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0%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太平膏

太平膏是一種中藥製劑,主要用於治療痔漏。痔漏是由於肛門周圍靜脈曲張所形成的腫塊破裂而引起的。

太平膏成分介紹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及

白及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3.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4. 血餘炭

血餘炭性味苦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

5.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6.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7. 獨活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8.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9.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0. 金銀花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11. 荊芥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12. 連翹

中藥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13. 羌活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14.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15. 梔子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16. 白蘞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17. 五倍子

中藥五倍子性味澀、微溫,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固表止汗等功效。

功效

太平膏具有生肌抑菌、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燥濕殺蟲、拔毒滅腐、清熱利尿、活血化瘀等功效。

適應症

太平膏主治痔漏,在中醫古籍中又稱「痔瘻」。「痔」是指肛門周圍的靜脈曲張所形成的腫塊,而「瘻」則是指這些腫塊破裂後形成的管道。痔漏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

使用方法

太平膏通常外用,將藥膏塗抹於患處即可。

傳統服藥法


紫菀茸4兩,款冬花3兩,杏仁霜3兩,知母2兩,川貝母2兩,茜根2兩,薄荷末2兩,百藥煎1兩,粉草1兩,海粉1兩(飛淨),訶子肉5錢,嫩兒茶5錢。
上為極細末,煉白蜜攪和。
不拘時噙化。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組成。防風、荊芥、梔子、連翹、黃芩清熱解毒;大黃、羌活、獨活、當歸、生地黃、赤芍活血化瘀;甘草、金銀花、五倍子、血餘炭、白笈、白蘞、山慈菇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可用於治療痔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肺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急性會厭炎嘔吐胃腸出血咳血咳嗽咽喉痛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太平膏, 出處:《外科百效》卷二。 組成:片腦1錢,輕粉2錢,乳香2錢,沒藥2錢,麝5分。 主治:瘰癧。

太平膏,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防風2錢,荊芥2錢,梔子2錢,連翹2錢,黃芩2錢,大黃2錢,羌活2錢,獨活2錢,當歸2錢,生地2錢,赤芍2錢,甘草2錢,金銀花2錢,五倍子2錢,兩頭尖2錢,頭發2錢,白及1兩,白蘞1兩,山慈菇1兩,香油1斤。 主治:痔漏。

太平膏, 出處:《活人方》卷二。 組成:紫菀茸4兩,款冬花3兩,杏仁霜3兩,知母2兩,川貝母2兩,茜根2兩,薄荷末2兩,百藥煎1兩,粉草1兩,海粉1兩(飛淨),訶子肉5錢,嫩兒茶5錢。 主治:男婦壯火炎上,消爍肺金,氣失清化,致乾咳煩嗽,痰紅,咯血、嘔血、吐血,咽痛喉啞,喉癬、喉痹,梅核、肺痿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