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豁痰湯

QING XIN HUO T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二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脾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4%
肝經 11%
腎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清心豁痰湯:中藥方劑有效治療癲癇症狀

清心豁痰湯是傳統中醫用於治療癲癇症狀的經典方劑。該方劑組成包括石菖蒲、麥門冬、茯苓、枳實、遠志、天花粉、川貝母、酸棗仁、玄參、黃連、橘紅和甘草。這些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癲癇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石菖蒲具有多種功效,包括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等。常用於治療痰濕穢濁之邪矇蔽清竅所致之神誌昏亂、癲狂痰熱內盛、濕濁矇蔽等症狀。另外,石菖蒲也具有芳香化濕、安神益智、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富含橙皮苷、鉀、鈣、維生素C等,有收斂、止瀉、解毒、利尿之功。此外,枳實還具有消食化積、補氣功效,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與免疫力。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遠志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含有遠志酮、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遠志中的遠志酮可刺激尿液分泌,利尿消腫。遠志中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水腫消退。遠志中的揮發油和辛味成分可祛痰止咳,可與杏仁、貝母、桔梗同用,治療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遠志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同用,治療癰疽瘡毒,乳房腫痛等症。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天花粉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酸棗仁: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調理氣血、潤燥通便,改善貧血等症狀。其性涼味酸,可清肝潤燥,並具有降溫、鎮靜、止咳化痰、滋潤皮膚和調節汗液分泌之功效。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玄參還可以促進肝臟解毒酶的活性,促進代謝和排泄有害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另外它也能增血管張力,防滲漏,減積聚;具抗炎、抗氧化作用,緩炎症、氧化損傷。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橘紅常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痰核、水腫、痞塊、吐血衄血、咳喘痰多、食慾不振、胸悶脘痞等症。橘紅藥食同源,但性溫,不宜過量服用,以免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

傳統服藥法


石菖蒲(去毛)1錢2分,麥門冬(去心)1錢2分,茯苓(去皮)1錢2分,枳實(炒)1錢2分,遠志(去心)1錢,天花粉1錢,貝母(去心)1錢,酸棗仁(去油)1錢,玄參1錢,黃連(薑汁炒)1錢,橘紅1錢,甘草梢4分。
上用水2鐘,加生薑5片,竹茹8分,煎1鐘,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石菖蒲、遠志、天花粉、川貝母、酸棗仁、玄參、黃連、橘紅、甘草等中藥均具有清心除痰、開竅醒神的作用。
  • 枳實、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化痰的作用。
  • 本方以石菖蒲、遠志、天花粉、川貝母、酸棗仁、玄參、黃連、橘紅、甘草等中藥為主,配以枳實、茯苓,共奏清心除痰、開竅醒神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癲癇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清心豁痰湯, 出處:《玉案》卷二。 組成:石菖蒲(去毛)1錢2分,麥門冬(去心)1錢2分,茯苓(去皮)1錢2分,枳實(炒)1錢2分,遠志(去心)1錢,天花粉1錢,貝母(去心)1錢,酸棗仁(去油)1錢,玄參1錢,黃連(薑汁炒)1錢,橘紅1錢,甘草梢4分。 主治:癇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