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柴胡湯

HUANG QI CHAI 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6%
心經 13%
三焦經 8%
腎經 8%
心包經 5%
脾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胃經 5%
膀胱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心包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黃耆柴胡湯

黃耆柴胡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陰邪包藏著毒素。本方劑由黃耆、柴胡、牡丹皮、川牛膝、丹參、黃芩、荊芥、防風、梔子組成。

組成藥材及其中醫功效

  1.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益氣補中、生津養血、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肺虛咳嗽、津液不足、體虛多汗、尿頻尿急等症。

  2.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升陽舉陷、退燒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胸脅脹痛、發熱惡寒、頭痛目眩、口苦口乾等症。

  3. 牡丹皮:味苦,性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化瘀散結、活血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入血室、吐血衄血、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4. 川牛膝: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強筋補骨、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疼痛、月經不調、痛經、尿路感染等症。

  5. 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梗死、胸痹心痛、瘀血腫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6.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熱 dysentery、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

  7. 荊芥:味辛,性微溫。歸肺、脾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肌肉痠痛等症。

  8. 防風:味辛,性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肌肉痠痛、風濕疼痛等症。

  9. 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黃耆柴胡湯」是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功效的方劑,臨牀上常用於治療陰邪包藏著毒素所致的各種疾病。

傳統服藥法


黃耆2錢,柴胡梢1錢,羌活5分,連翹1錢2分,肉桂3分,土瓜根3分,黃柏3分(酒洗),生地3分,當歸尾7錢5分。
酒、水各半煎,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柴胡、牡丹皮、川牛膝、丹參、黃芩、荊芥、防風、梔子均具有疏散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可共同作用於陰包毒證,發揮治療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解表作用,陰虛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柴胡湯, 出處:《瘍科心得集·補遺》卷下。 組成:黃耆、柴胡、丹皮、牛膝、丹參、黃芩、荊芥、防風、山梔。 主治:陰包毒。

黃耆柴胡湯, 出處:《瘍科選粹》卷二。 組成:黃耆2錢,柴胡梢1錢,羌活5分,連翹1錢2分,肉桂3分,土瓜根3分,黃柏3分(酒洗),生地3分,當歸尾7錢5分。 主治:大腿近膝股肉生附骨疽,不辨肉色,溫腫木硬,痛勢甚大,其脈弦細,按之洪緩略有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