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大補腎湯

HUANG QI DA BU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8%
心經 16%
腎經 12%
胃經 8%
肝經 7%
大腸經 5%
三焦經 4%
膀胱經 2%
膽經 0%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黃耆大補腎湯 」

黃耆大補腎湯 是由桂枝、甘草、生薑、大棗、白芍、磁石、地骨皮、防風、茯苓、黃耆、牡蠣、人參、五味子、橘皮組成。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磁石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牡蠣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黃耆大補腎湯 的主治功效是補氣固表、益氣養血、補益腎氣。

傳統服藥法


黃耆3兩,生薑3錢,人參3錢,大棗20枚(擘),牡蠣2錢,芍藥3錢,桂心3錢,五味子3錢,地骨皮3錢,茯苓3錢,防風3錢,橘皮3錢,磁石3錢(碎,綿裹),甘草2兩(炙)。
上切。
以水1鬥2升,煮取3升,絞去滓,分溫3-4服,人如去8-9里。覆取微汗,5日服1劑,以3-4劑為斷。
忌粘食、生冷。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生薑、人參、大棗、牡蠣、白芍、桂枝、五味子、地骨皮、茯苓、防風、橘皮、磁石、甘草。

黃耆補氣固表,生薑溫中散寒,人參大補元氣,大棗養血安神,牡蠣滋陰潛陽,白芍養陰柔肝,桂枝溫經通絡,五味子斂肺固表,地骨皮滋陰涼血,茯苓利水滲濕,防風祛風除濕,橘皮理氣化痰,磁石收斂固精,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以黃耆、人參、大棗、牡蠣、白芍、桂枝、五味子、地骨皮、茯苓、防風、橘皮、磁石、甘草為主藥,共奏補益腎陰,固精止汗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排尿後有殘尿感夜間盜汗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大補腎湯, 出處:《醫心方》卷十三引《玄感傳屍方》。 組成:黃耆3兩,生薑3錢,人參3錢,大棗20枚(擘),牡蠣2錢,芍藥3錢,桂心3錢,五味子3錢,地骨皮3錢,茯苓3錢,防風3錢,橘皮3錢,磁石3錢(碎,綿裹),甘草2兩(炙)。 主治:丈夫因虛勞損,夢泄盜汗,小便餘瀝。陰濕弱,欲成骨蒸者,名曰勞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