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藥子散

BAI YAO Z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五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胃經 22%
脾經 13%
心經 8%
肝經 8%
大腸經 7%
腎經 3%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白藥子散

成分: 升麻、白藥、前胡、石膏、羚羊角、甘草、玄參、麥門冬、芒硝。

功效:

  • 清熱解毒
  • 瀉火
  • 止咳化痰
  • 潤肺
  • 生津止渴
  • 補血
  • 活絡止痛

升麻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白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等功效。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石膏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羚羊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養血、益氣補陽、活絡止痛等功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 高燒不退、咽喉腫痛,連帶舌根疼痛,還有乾嘔、頭痛、食慾不振。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克,一日3次。

禁忌: pregnant women, children under 6 years old, people with severe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people with severe heart disease.

總結: 白藥子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高燒不退、咽喉腫痛,連帶舌根疼痛,還有乾嘔、頭痛、食慾不振。

傳統服藥法


川升麻1兩, 白藥1兩, 前胡1兩, 石膏1兩, 羚羊角屑、 甘草(炙)半兩, 玄參3分,麥門冬1兩半, 川朴硝2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1盞,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升麻、白藥、前胡、石膏、羚羊角清熱解毒,玄參、麥門冬、甘草、芒硝利咽消腫。升麻、白藥、前胡、石膏、羚羊角均有清熱解毒之功,其中升麻、白藥、前胡善於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石膏、羚羊角善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玄參、麥門冬、甘草、芒硝均有利咽消腫之功,其中玄參、麥門冬善於清熱潤肺、利咽消腫,甘草、芒硝善於清熱解毒、潤燥利咽。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角膜炎嘔吐咽喉痛乾嘔

相同名稱方劑


白藥子散, 出處:《宣明論》卷十四。 組成:白藥子1兩,甘草半兩。 主治:一切疳眼赤爛,目生翳膜,內外障疾,並小兒吐痢。

白藥子散, 出處:《雞峰》卷五。 組成:川升麻1兩,白藥1兩,前胡1兩,石膏1兩,羚羊角屑、甘草(炙)半兩,玄參3分,麥門冬1兩半,川朴消2兩。 主治:熱病咽喉腫塞連舌根疼痛,及乾嘔頭疼不下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