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靈丸

WAN L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肝經 19%
腎經 11%
胃經 11%
脾經 10%
心經 8%
膀胱經 8%
膽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1%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萬靈丸

萬靈丸主要由羌活、薄荷、川芎、玄參、地榆、麻黃、防風、天麻、白芷、白僵蠶、牛蒡子、蔓荊子、旋覆花、荊芥、菊花、何首烏、烏頭、甘草、蟬蛻等藥材組成。

功效

  • 癰疽瘡癤
    •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發背
    • 薄荷: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蟬蛻: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腫痛
    • 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何首烏:具有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功效。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禁忌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注意

  • 本品不宜久服。
  • 服用本品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 服用本品後,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萬靈丸具有清熱解毒、化瘀止痛、活血化瘀、止血消腫的功效,可治療癰疽瘡癤、發背、腫痛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硇砂1皂子,沒藥1皂子,乳香1皂子,大丁香5個,巴豆5個,肉豆蔻1個。
上為細末,每用晉棗1個,去核,內盛硇砂、沒藥,用面裹燒熟,不用面,取出棗,將其餘藥末同棗合和,每量虛實旋丸。
每服1丸至2-3丸,傷寒,蔥茶送下;傷食,食湯送下;心痛,艾、醋湯送下;婦人產後,紅花酒送下;婦人赤白帶下,當歸酒送下;痁疾,桃、柳湯送下;赤痢,甘草湯送下;白痢,乾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羌活、防風、白芷、天麻、川芎、薄荷、荊芥、菊花、蟬蛻等均具有散風清熱、解毒消腫的作用;玄參、地榆、甘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麻黃、牛蒡子、蔓荊子具有宣肺透熱、解毒消腫的作用;何首烏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散風清熱、解毒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心絞痛陰道炎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腳氣病大便秘結瘧疾腹股溝疝氣白帶半身不遂子宮崩漏五十肩慢性肝硬化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肌梗塞

相同名稱方劑


萬靈丸, 出處:《雞峰》卷九。 組成:硇砂1皂子,沒藥1皂子,乳香1皂子,大丁香5個,巴豆5個,肉豆蔻1個。 主治:腹中積塊疼痛。

萬靈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九引《全嬰方》。 組成:京三棱1兩(濕紙裹煨),茴香(炒)1兩,斑蝥1錢(蛤粉炒,去頭足)。 主治:小兒疝氣偏墜。

萬靈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一。 組成:當歸(焙)、川芎、熟地黃(焙)、茯苓、乾薑(炮)、桂、白朮、芍藥、甘草、附子各等分。 主治:婦人諸虛痼冷,腰腹困疼,赤白帶下,一切虛冷。

萬靈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四。 組成:紅曲半兩,白膠香半兩,破故紙半兩(炒),蠶沙半兩(炒),烏頭半兩(炮),木鱉子半兩,牽牛半兩(半生半熟),五靈脂半兩。 主治:破氣消毒。主治:腳氣腿腫。

萬靈丸,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三引張元輔方。 組成:羌活3兩,薄荷葉3兩,川芎2兩,玄參2兩,地榆2兩,麻黃(去節)2兩,防風2兩,天麻2兩,吳白芷2兩,白僵蠶2兩,牛蒡子(炒)2兩,蔓荊子2兩,旋覆花2兩,荊芥穗2兩,甘菊3兩,何首烏4兩,大川烏(生)4兩,甘草4兩半(炙),蟬蛻(去足)半兩。 主治:托裏定疼。驅風毒,涼血脈。主治:癰疽瘡癤,發背腫痛。

萬靈丸,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五。 組成:牡丹皮(洗)1兩,川藁本(洗)1兩,川當歸(切開,裏面赤黑色者佳,洗)1兩,白茯苓(去皮)1兩,赤石脂(别研)1兩,香白芷1兩,官桂(去皮,不見火)1兩,白薇(洗)1兩,京芎(洗)1兩,延胡索(去皮)1兩,白芍藥1兩,白朮(米泔浸一宿)1兩,甘草(炙)半兩,沉香(不見火)半兩,沒藥(别研)半兩。 主治:婦人月水湛濁不通,久無嗣息,血癖氣痛,四肢浮腫,嘔逆心疼,虛煩勞悶,面色萎黃,崩漏帶下,寒熱蒸勞,頭疼齒痛,血下無度,淋瀝諸疾。産前安胎,臨産催生,産後胎結痛,傷寒煩渴,瀉痢,血勞,血運,筋攣,痰盛頭痛,敗血上衝,血刺泄瀉,咳嗽喘急,嗽血,血塊起伏,氣痞,氣膈,血作腰痛,小便不禁,子死腹中,失蓋汗不出,腳手痹煩,産後諸疾,積年血風,半身不遂,種種血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