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骨散

QING G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11%
膽經 11%
心經 11%
腎經 11%
胃經 9%
肺經 7%
膀胱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肝經
脾經
膽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輕骨散」

**組成:**麻黃,烏頭,附子,白附子,秦艽,柴胡,鱉甲,肉桂,人參,茵陳蒿。

**主治功效:**風勞,四肢無力,喜愛臥牀和經常感到疲倦,吃得少,身體疼痛,三焦元氣不足,發熱口乾。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辛溫,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強筋骨。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止癢。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總結:**中藥方劑「輕骨散」以麻黃、烏頭、附子、白附子四種藥材為主,具有發汗解表、溫裏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氣益血等功效,主治風勞,四肢無力,喜愛臥牀和經常感到疲倦,吃得少,身體疼痛,三焦元氣不足,發熱口乾。

傳統服藥法


烏梅、龍膽草、胡黃連、貝母、知母、鱉甲(酥炙)、桔梗、秦艽、柴胡、甘草(炙)、梔子、人參、青蒿(酒煮)、阿膠(炒成珠子)、杏仁(去皮尖,炒)各等分。
上曬乾為末,用好京墨一塊,以井花水磨,調前藥末作餅子,如大指頭大,透風處陰乾二七日。
每用1餅,以井花水磨化,又用沒藥5分,磨成1盞,更加黃柏末2錢,同煎數沸,傾入盞內,頻頻打轉,於五更時輕輕起服,服後就睡仰臥,甚者不過3服。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烏頭、附子、白附子均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秦艽、柴胡、鱉甲、肉桂、人參、茵陳蒿等均具有扶正祛邪、調和氣血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本方時,應遵醫囑,並注意以下事項:

  1.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2.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3.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4. 本方與其他中藥同用時,應注意配伍禁忌。

相關疾病


肺結核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輕骨散, 出處:《醫學正傳》卷三。 組成:烏梅、龍膽草、胡黃連、貝母、知母、鱉甲(酥炙)、桔梗、秦艽、柴胡、甘草(炙)、梔子、人參、青蒿(酒煮)、阿膠(炒成珠子)、杏仁(去皮尖,炒)各等分。 主治:勞嗽。骨蒸勞熱。

輕骨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組成:麻黃(去節)3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白附子(生用)半兩,秦艽(去苗土)1兩半,柴胡(去苗)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桂(去粗皮)半兩,人參半兩,山茵陳1分。 主治:風勞。四肢乏力,嗜卧多困,飲食減少,身體疼痛,三焦氣澀,發熱口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