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散

TI 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胃經 26%
肺經 14%
腎經 9%
大腸經 7%
肝經 5%
膀胱經 3%
心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醍醐散:溫和調理,溫中化濁,降氣止瀉

原料: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草果:**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高良薑:**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適應症:

  • 溫中化濁止瀉:厚朴、砂仁、陳皮、麥芽等溫中化濁,降逆止瀉。
  • 散寒止痛:高良薑、葛根、烏藥等溫中散寒,理氣活血,止痛。
  • 補陽健脾:甘草、麥芽、烏藥等補陽益氣,健脾益胃。
  • 理氣行滯:陳皮、砂仁、厚朴、麥芽等理氣行滯,導滯除痞。
  • 止嘔止瀉:砂仁、烏梅、麥芽等止嘔止瀉,清胃化飲。

總結:

醍醐散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溫和調理、溫中化濁、降氣止瀉的功效。臨牀上,醍醐散常被用於治療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陳皮(去白)5錢,縮砂仁5錢,厚朴(去粗皮)5錢,麥芽(洗淨,焙乾)5錢,烏梅(和核)5錢,良薑(銼,用東壁土炒)2錢半,乾葛2錢半,烏藥2錢半,草果仁(炮)2錢,甘草(炙)3錢。
調和脾胃,消進飲食。
上(口父)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二片,大棗一枚,鹽少許,煎取七分,空心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砂仁具有化痰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功效。麥芽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的功效。烏梅具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的功效。高良薑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烏藥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草果具有行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胃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用藥安全。

相關疾病


鼻塞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嘔吐口乾口渴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醍醐散, 出處:《簡易方》引《局方》(見《醫方類聚》卷七十九)。 組成:川烏(炮,去皮臍)2兩,撫芎2兩,甘草2兩,白芷2兩,川芎1兩,細辛半兩,龍腦、薄荷1兩半。 主治:傷風鼻塞聲重。

醍醐散,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陳皮(去白)5錢,縮砂仁5錢,厚朴(去粗皮)5錢,麥芽(洗淨,焙乾)5錢,烏梅(和核)5錢,良薑(銼,用東壁土炒)2錢半,乾葛2錢半,烏藥2錢半,草果仁(炮)2錢,甘草(炙)3錢。 主治:調和脾胃,消進飲食。主治:小兒吐瀉後丁奚哺露,虛熱煩渴,氣逆惡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