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五癇湯

MA HUANG WU XI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18%
肝經 18%
胃經 13%
大腸經 10%
心經 10%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膀胱經 1%
小腸經 0%
腎經 0%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麻黃五癇湯」介紹

中藥方劑「麻黃五癇湯」,主治百日及過百日兒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麪青後張。其組成包括麻黃、羌活、葛根、甘草、枳實、杏仁、升麻、黃芩、大黃、柴胡、白芍、鈎藤、蛇蛻、蚱蟬、石膏等。

  1.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2. 杏仁味甘苦,性溫,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3.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4.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5.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6.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7. 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8. 鈎藤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之功。
  9.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0.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11.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12.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中藥方劑「麻黃五癇湯」具有清熱化痰、鎮靜安神、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百日及過百日兒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麪青後張等疾病。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羌活、葛根、甘草、枳實、杏仁、升麻、黃芩、大黃、柴胡、白芍、鈎藤、蛇蛻、蚱蟬、石膏等中藥均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百日及過百日兒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面青後張。

麻黃為發汗解表要藥,具有宣肺平喘、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的功效。羌活為祛風散寒要藥,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葛根為解肌退熱要藥,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甘草為調和諸藥要藥,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枳實為理氣化痰要藥,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杏仁為宣肺平喘要藥,具有宣肺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升麻為升清陽要藥,具有升清陽、解表透熱的功效。黃芩為清熱燥濕要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大黃為瀉下通便要藥,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柴胡為疏肝解鬱要藥,具有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功效。白芍為養血柔肝要藥,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鈎藤為熄風止痙要藥,具有熄風止痙、平肝潛陽的功效。蛇蛻為祛風通絡要藥,具有祛風通絡、解毒散結的功效。蚱蟬為祛風止痙要藥,具有祛風止痙、平肝潛陽的功效。石膏為清熱瀉火要藥,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麻黃五癇湯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百日及過百日兒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面青後張。但麻黃五癇湯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通絡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麻黃五癇湯, 出處:《外台》卷三十五引《古今錄驗》。 組成:麻黃(去節)2分,羌活2分,乾葛2分,甘草(炙)2分,枳實2分(炙),杏仁20枚,升麻4分,黃芩4分,大黃4分,柴胡3分,芍藥3分,釣藤皮1分,蛇蛻3寸(炙),蚱蟬2枚(炙,去羽),石膏6分(碎)。 主治:百日及過百日兒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面青後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