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導滯散

LI JI DAO Z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肺經 16%
肝經 12%
大腸經 10%
胃經 10%
腎經 8%
心經 7%
膀胱經 4%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痢疾導滯散」,主要成分包括大黃、木香、檳榔、白芍、茯苓、陳皮、萊菔子、車前子,具有肚子疼、腹瀉,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的治療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腹瀉、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瘀血腫痛等症。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適用於濕熱黃疸、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適用於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痢疾、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症狀。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絛蟲病、鉤蟲病、蛔蟲病、繞蟲病、薑片蟲病等寄生蟲感染,以及胃腸濕氣、胸腹滿悶、食積、水腫等症狀。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以及咳嗽、痰多、食積、消化不良、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

萊菔子味辛、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等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咳嗽、痰多、氣滯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痢疾導滯散」由大黃、木香、檳榔、白芍、茯苓、陳皮、萊菔子、車前子組成,具有肚子疼、腹瀉,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的治療功效。其組成成分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消食化積、利水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適用於各種腹瀉、痢疾、消化不良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大黃、木香、檳榔、白芍、茯苓、陳皮、萊菔子、車前子,均具有清熱燥濕、行氣導滯的功效。大黃苦寒,能清熱燥濕,瀉下通便;木香辛溫,能行氣止痛;檳榔苦寒,能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白芍酸苦,能清熱涼血,養血柔肝;茯苓甘淡,能健脾滲濕,利水消腫;陳皮苦辛,能燥濕化痰,行氣和胃;萊菔子辛甘,能消食導滯,利水消腫;車前子甘寒,能清熱利尿,通淋止血。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行氣導滯之功,可有效緩解腹痛下痢,裏急後重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痢疾導滯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 組成:川大黃3錢,廣木香2錢,檳榔3錢,白芍4錢,白茯苓5錢,陳皮3錢,萊菔子4錢,車前子5錢。 主治:腹痛下痢,裏急後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