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濕熱與脾經氣血虛弱,21種症狀全面理解!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5-18 首次發表:

從古至今的中醫師都非常重視脾胃,因為中醫認為「10個人脾9個虛」,可見只要是人就幾乎難逃脾虛,這個抽象概念而今可以透過圖表數據印證。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北半球在進入夏天濕熱季節之後的半年期間,多數人會出現脾虛虛證。理解脾經異常會出現哪些症狀,是所有養生者都必須要知道的基本常識。

炎夏天氣濕熱,脾經開始出現虛證

中醫的脾臟一直是整個治療的主軸,然而這個脾臟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今可以透過經絡數據,以及組合出來的型態來理解中醫的脾臟,有興趣的可以進階閱讀。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從大量經絡數據進行資料探勘之後發現,多數經絡都是一年四季保持實證(例如:肝經),或是虛證(例如:膽經、腎經),而少數經絡像脾經,就是一條非常具有戲劇性的經絡。

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從每年冬天的時候脾經雖然是虛證,但是接近正常,有些人會轉成實證。

從4月開始脾經的能量暴減(急轉直下),一直到7-8月時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相對嚴重沒有能量),而後能量逐漸回升至正常,幾乎每年都是依照這個模式在循環著,成為一種圓運動現象(開啟閱讀)

脾經能量走勢,在天氣最炎熱時能量到達最低點

若從季節來理解,會發現從進入春天末期脾經開始能量驟減,夏天最熱的時候到達最低點,從秋天開始能量逐漸增強,冬天達到最強狀態。到了7-8月時脾經虛證機率高達75%!

因此站在養生的立場,天氣愈熱時最需要針對脾經進行養生,這段期間經常出現的症狀,通常與脾經有密切關係!

比較奇特的現象是,脾經與膀胱經的走勢居然幾乎一模一樣,因此整個春夏都必須注重脾經與膀胱經的養生

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傷百病生

脾經異常,這在中醫可不是一件小事,從遠古的中醫就非常注重脾胃的保養,因為古人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由於脾是「臟」,胃是「腑」,脾胃互為表裡,因此脾與胃通常是一起探討的。

如果脾胃氣血不足,那什麼病都會從此而產生,甚至嚴重的時候,中醫師甚至會用脾胃的氣血來斷生死,古人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可見古代中醫師是非常重視脾胃的作用。

脾經如果異常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春夏季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時,多數是脫離不了脾經的影響範疇,因此一定要理解這些症狀,以下列出常見的症狀,首先會是疼痛:

1.腳大趾痛(痛風)

隨著天氣開始炎熱之後,體內的肝經能量開始強旺,而脾經能量開始虛弱,這兩條經絡都是開始於大腳趾。

所有有一定比例的人就會自然出現腳大趾疼痛,可以從經絡來清楚理解背後的原因。

2.腳內踝、腳內側痛

「肝經」與「脾經」從腳大趾往上走,有一定比例的人自然出現「腳內踝」或「腳內側痛」,去照X光也找不出原因。

有些人甚至會整個腳水腫,要印證這個現象,每年夏天只要到各大FB社團或健康養生社群,就可以看到許多人分享的災情照片。

脾經異常時容易出現的疼痛部位

3.膝蓋內側痛

肝經與脾經再往上走,就走到「膝蓋內側」,因此有一定比例的人會出現膝蓋內側痛,這是炎熱天氣下最容易出現的一種疼痛,如果天氣太濕熱時甚至會腫起來。

雲端中醫某會員曾經分享,兩年前他的朋友每年在進入夏季時,只要吃西瓜就會出現「膝蓋內側痛」,他在夏天的時候幫這位朋友進行經絡檢測,確實就是出現脾經虛證。

結果他建議這位朋友不要吃西瓜,之後兩年果然沒出現膝蓋痛,但是脾經還是虛證。可見膝蓋痛是受到脾經異常的影響,還必須運用西瓜催化才會出現疼痛。

4.大腿或小腿內側痛

膝蓋內側痛,如果是經絡異常所造成的,通常不會只有膝蓋痛,而是會延伸到大腿與小腿內側。

2022年5月19日早上,某會員K先生就透過一封電子郵件分享,幾天梅雨下來,當天天氣轉熱,他早上起床竟然是被「大腿內側」抽痛叫醒。

結果經絡檢測後發現,就是「脾經需證」為主,肝經有一邊實證(見下圖),他馬上幫自己按摩大腿脾經之後改善很多!

2022年5月某會員早上大腿痛醒經絡現象
2022年5月某會員早上大腿痛醒經絡現象

2023年5月期間再度詢問他,由於當年5月天氣還不是很熱,也沒有下太多雨,再加上過去一年來他經常拍打脾經,因此並沒有像2022年一樣出現大腿內側痛。

5.腹股溝痛、腹痛

K先生在電子郵件中也提到,他發現自己的大腿痛,其實是根源於腹股溝部位,是從理延伸下去的一種疼痛,這也是根源於脾經,與肝經也密切相關。

肚子痛是脾經異常時最典型的症狀,從六經辨證的角度來看,太陰脾經氣血虛弱容易出現太陰病腹痛,這種不明原因的腹痛,通常就是脾氣虛造成的。

有些不明原因的腹股溝疝氣(鼠蹊疝氣)痛,也是脾經異常所造成的。

6.胸痛、胸悶且呼吸不夠深

有些人在清晨起床後,精神不佳還會感到胸悶氣短、頭暈頭昏。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脾虛的人呼吸的時後比平時還要短(氣不夠深沈),甚至會有點感到喘。由於脾經通過胸部,所以也會造成胸悶、胸痛。

2022年5月時,某會會員A先生就私下分享,最近感覺呼吸不夠深,走起路來好像有點小喘。由於台灣地區當時疫情非常嚴重,但是他快篩卻沒有出現陽性。由於他的經絡現象就是脾經虛證,因有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7.肋痛、側胸痛、全身痛

許多學中醫的人,不少會認為肋痛是膽經異常所造成的,其實脾經異常時也會造成胸痛。脾經上的大包穴,是人體最大的絡穴,遍佈整個側胸與肋部,如果脾經阻塞時是很容易在這裡出現疼痛的。

《針灸甲乙經》上提到:「實則一身盡痛,虛則百脈皆縱」這代表脾經異常時,會出現全身疼痛。這其實可以從脾經與膀胱經的連動性來理解,這其實是全身痛的模型

8.慢性疲勞、精神不佳

所謂「脾主升清」,當脾胃氣血不足時,第一個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早上起床後沒有精神!

許多人在進入春夏之後出現所謂的「春困」,就是這個原因所造成的。當服用中藥將脾胃的氣血往上提升之後,許多慢性疲勞的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每年到了春夏季節期間,不少會員都會回報類似的現象,因為慢性疲勞是常見的症狀,他們的經絡圖普遍都出現脾經虛證,可以說是一種標準配備!

9.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納呆

古人提到所謂的「納呆」,就是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春下期間濕氣很重,當脾臟受到濕氣的影響時,最容易出現「納呆」。

這個文字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飯、胃口不好,吃不多,吃起來也沒什麼味道,由於這種症狀實在太常見,多數人都可以自行驗證,類似案例實在太多了!

10.腹脹,容易嘔吐

脾虛的特點,就是不論吃多吃少都很容易肚子脹氣,因為脾虛導致胃納不佳,食物難以消化造成腹中脹滿

有些人到了春夏期間吃飯後出現噁心、想吐的感覺,那很有可能就是脾經虛證所造成的

2022年5月時,某位會員C小姐就私下分享,她已經連續兩個星期出現噁心、頭暈,想吐的感覺。

她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穩定出現脾經虛證。結果後來在朋友建議下,服用了1天「平胃散」,燥濕健脾之後真的就改善一大半,她又持續服用了3天。

脾經虛證頭暈嘔吐,服用平胃散之後改善
脾經虛證頭暈嘔吐,服用平胃散之後改善

11.容易頭暈、掉頭髮

由於「脾統血」,脾虛的人容易出現貧血症狀,不論男女都有機會出現出血性疾病,例如:流鼻血、牙齦出血、皮下出血、大便出血…等等。

由於氣血無法上達頭部,因此經常會造成頭暈。而人的頭髮與肝血之間也密切關係。脾虛會導致氣血不足,進而引起頭髮脫落。

上面分享的C小姐,也分享最近經常掉頭髮,雖然看似脾經虛證所造成,但是也有可能是膀胱經虛證所引起,因為脾經與膀胱經連動性高,而膀胱經密切影響頭部。

12.各種婦女病(月經不調)

同樣源自於「脾統血」,中醫運用在婦科上,最常運用的辨證就是脾氣虛,脾虛的女性最容易出現月經不調,例如:月經過少、過多、崩漏及各種月經不正常現象…等等,都屬於脾氣虛症狀。許多女性出現白帶、痛經也是源自於脾虛。

13.四肢手腳冰冷

由於脾胃吸收營養不良,氣血運化不佳,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態,古人稱之為「脾虛生寒」、「脾陽虛」。《黃帝內經》提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這是因為脾主肌肉、四肢,脾虛時四肢肌肉無法受到濡養,久了甚至會出現皮膚鬆弛、皮膚缺乏彈性,甚至肌肉無力。

許多人到炎熱的夏天還是腳冷,這時候陽經(膽經、胃經)的能量增強,就不能說是寒氣陽虛所造成的了,可以從脾經與膀胱經氣血不足來理解

14.大便黏膩或腹瀉

由於「脾主濕」,脾虛的人大便通常是黏膩的、大便溏稀。這種黏稠性甚至容易形成宿便。

雲端中醫某會員J先生,從2021年5月就發現,怎麼到了天氣變熱後,就開始容易腹瀉,一看經絡原來就是脾虛。

到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間,他都有後續回報,確實是每年都是一樣的現象,家中的除濕機只要開一下子就水滿了,可見進入夏天之後濕氣實在很重而造成脾虛。

15.身體過度肥胖或過瘦

由於「脾主運化」,脾虛的人運化能力不好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體內廢物積存過多而造成肥胖,幾乎所有中醫減肥的理論都是源自於消除脾虛。

反過來看,如果脾虛的人也很容易過瘦。雲端中醫某會員身高170公分,體重只有45公斤,他在過去3年來經絡檢測經常都會出現脾經虛證,可見中醫的理論是真實不虛的。

16.水腫(下肢、面部、眼袋)

由於「脾主運化」,這個運化還包含水液,水液無法正常運化的特點就是會出現「水腫」,尤其是在女性身上會更加明顯。眼睛出現眼瞼變大、下垂之眼袋現象,尤其是到了下午之後腿部開始腫大,可參考這篇文章:

17.舌苔厚膩,胖舌頭、出現齒痕

中醫最常觀察舌頭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脾虛,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潤澤,舌頭表面會有一層輕薄乾淨的舌苔。而脾虛的人舌頭會變得胖胖的,而且有厚膩的舌苔,邊緣還會出現牙齒的形狀。

18.睡覺時流口水

傳統中醫認為,「五臟化液,脾為涎。口為脾竅,涎出於口,涎為脾之液。」睡覺時經常流口水可能是脾虛所造成,因為嘴中口水太多是脾氣不足造成,睡覺時就會自動流出來。

要證實這種現象,只要看看台灣立法委員高嘉瑜的枕頭就可以印證。

脾虛的人睡覺容易自動流口水(翻攝自高嘉瑜臉書)
脾虛的人睡覺容易自動流口水(翻攝自高嘉瑜臉書)

19.面色發黃、嘴唇狀態異常

脾在五行分類屬於土,對應五色是「黃色」。所以脾胃虛弱嚴重的人,面色會發黃且無光澤,嘴唇沒有血色。所以女性如果要減少化妝品的開銷,讓自己從內到外都精神奕奕的話,首先要調理中醫所說的脾胃。

傳統中醫認為嘴唇與脾臟息息相關,脾經有問題會造成嘴唇腫大,嘴唇破生瘡(口角生瘡),嘴唇脫皮乾裂,嘴唇顏色不紅潤。

20.失眠(睡眠障礙)

由於「脾統血」,人體的心臟與血液也有關係,「心脾兩虛」的人最容易出現失眠或淺眠現象,睡眠品質極度不佳。睡眠多夢且容易醒來,醒後就再也睡不著了。同時白天也容易出現心悸、健忘…等等現象。

21.風濕性關節炎

許多研究良導絡的研究者,都曾經在會在各種「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身上,都觀察到脾經與膀胱經同時出現虛證的現象,因此都會認為這兩條經絡與關節炎密切相關。

他們的身上四肢關節常常出現慢性發炎,關節腫脹及疼痛,去看西醫都說這是不明原因的自體免疫疾病。事實上把上面所有的疼痛跟症狀加起來,不就是自體免疫疾病的相關症狀嗎?

可見脾經與膀胱經虛證持續很久之後,就會造成全身免疫力不正常,進而出現自體免疫疾病,這是值得現代醫學進行深入研究的。


總結:

每個人在一年之中,至少有半年的時間要經歷脾經虛證的現象,因此清楚理解脾經氣血不足會出現哪些現象,是所有真心想要養生的人,都必須要知道的基本常識。

如果一個人可以在脾經虛症的時間點,透過養生依然讓脾經保持在正常的能量區間,這就是非常精確的養生程序,一定可以預防未來不可知的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