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良導絡經絡圖上,檢測數值與經絡圖數值不一樣?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1-05-28 首次發表:

有一些比較細心的人,經常在加入會員後提出一個問題:良導絡經絡檢測的數值,與經絡圖上所呈現出來的數值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看到這種現象的時候,會開始懷疑這是不是軟體設計錯誤所致?而事實上,軟體完全沒有設計錯誤,這是完全正確的處理方法!

每個經絡都有屬於自己的經絡參數

許多人都以為,經絡圖上的經絡數值計算方法是很簡單的,只要算出一個平均值,依照檢測數據畫出虛實能量狀態圖即可。

事實上,這種齊頭式平等的計算方法是不對的。因為某些經絡的數值就是永遠比較高,某些經絡就是永遠比較低,這不能站在同一個比較基礎來看!

我們以下面這張經絡圖為例,體能數值(經絡平均值)是88,三焦經左邊是83,右邊是71,這兩個數值依照數學來看,應該是接近平均值的。

然而,但是從圖上看來,卻是遠遠低於平均值以下。大腸經左右各是105、101,應該是大於平均值,反而在圖上是貼近平均值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每個經絡都有屬於該經絡的經絡參數
每個經絡都有屬於該經絡的經絡參數

原始的良導絡硬體設計,是依據「歐姆定律」(Ohm’s Law):V(電壓) =I(電流) *R(電阻) 所研發。當我們透過這種簡單的電表儀器,檢測通過皮膚的電流大小。

皮膚電阻值愈高,通過皮膚的電流愈低 ; 電阻愈低,電流就愈高,換算出來檢測的經絡數值就愈高。

系統記錄的經絡檢測數值,是紀錄原始檢測數值。然而,早在70年前,研發良導絡理論的中谷義雄博士早就已經發現,這個經絡圖不能用齊頭平等的方式來繪製。

從多數人身上觀察,他發現有些經絡的能量明顯偏高,必須要降低(校正)其經絡數值,有些經絡的數值明顯偏低,必須增加(校正)其經絡數值,因此他設立了所謂的R-chart,就是提供了每個經絡的參數。

原始的良導絡系統,繪製圖表不是用電腦繪製的,而是紙張、尺來繪製,因此一切都是用公分(CM)來計算的,畫圖也是以公分(CM)為單位來繪製的,後人將這個圖換算成為數字,產生了以下的參數。這個參數也是我們繪製經絡圖的參數。

 

古老陳舊的良導絡經絡參數急待修正

這麼多年來,有許多學者在研究這個經絡參數,直到近幾年來一些運用雲端中醫經絡檢測系統來進行研究的使用者(醫師、學者) 也在進行研究這個議題。有些人認為,原始良導絡參數是透過臨床經驗的統計數據來加以校正的。

有更多人認為,那個時代不可能有太多臨床數據,也沒有大數據的資料處理概念,因此只是用推演出來的(基於某種數學公式)。

事實上,在那個時代不論有多強大的研究精神,也很難取得大量且精確的研究數據,因此,這個經絡參數是透過推演(假設)出來的機率極高!

然而,在這個時代,要累積幾百萬個數據是很容易的,透過經絡檢測系統客戶長年來的回饋貢獻,我們已經至少累積了數萬筆經絡檢測數劇,可以提供相較於傳統良導絡理論更令人信服的真實數據,藉以產生更符合時代適應性的經絡參數。

2019年6月,我們發佈了「雲端個人版」,在該版本中我們公佈了已經透過資料清洗的資料,以下圖片是基於大量數據計算出每個經絡的平均數值,總體平均數值(體能數值)是53.23

只要數學能力好的人都可以自行計算出每個經絡的參數,我們將定期在該版本更新這些資料,方便對經絡研究有興趣的人隨時參考使用。

基於大量數據的經絡數值
基於大量數據的經絡數值

透過雲端個人版,每個人貢獻自己的經絡數值資料,大家就可以共同分享給基於大量數據所產生出來的經絡研究成果,方便想要研究的人共同研究使用。

單機網路兩用版可以自訂經絡參數

既然每個經絡都有自己的經絡參數,每個人都有權利不再使用原始的良導絡參數,進而使用自己預設的參數,因此我們在「單機網路兩用版」中,提供自訂參數的功能。如果使用系統預設參數,每個經絡的校正參數如下:

肺經:-0.146,心包經:-0.0680,心經:0.1080,小腸經:-0.0680,三焦經:-0.1960,大腸經:-0.1960,脾經:0.0000,肝經:0.2420,腎經:0.0000,膀胱經:0.0790,膽經:0.2420,胃經:0.1390。

我們可以比較這個傳統的經絡參數與雲端中醫資料庫中實際公布的數據,會發現幾乎是一致的,因此傳統良導絡經絡參數依然參考性極高! 當然,您也可以自行校正自己計算出來的參數,以進行更精確的經絡分析診斷。

單機網路兩用版可以自訂參數提供研究者使用
單機網路兩用版可以自訂參數提供研究者使用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