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厥逆」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厥逆是中醫學的一個病證,主要表現為突然昏倒、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狀。其病因多由外感寒邪、內傷飲食、情志失調等因素所致。

外感寒邪所致的厥逆,多見於冬季,常伴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內傷飲食所致的厥逆,多見於夏季,常伴有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情志失調所致的厥逆,多見於春季,常伴有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厥逆的治療,以扶正固本、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為主。可選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真武湯等中藥方劑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以減少厥逆的發生。

如果出現了厥逆的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肩井

肩井

  • 1.《針灸聚英》:「先補後瀉。不宜灸。婦人墮胎微損。手足弱者。針肩井立瘥。日灸七壯止二百壯。素注。三壯。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腎虛腰痛九漏。上氣短氣逆氣。風勞百病。撲傷腰髖疼。頭項痛。五勞七傷。頸項不得回顧。臂痛。兩手不得向頭。婦人產難。墮胎後。手足厥逆。
  • 2.《針灸大成》:「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婦人難產,墮胎後手足厥逆,針肩井立愈。頭項痛,五勞七傷,臂痛,兩手不得向頭。若針深悶倒,急補足三里。
  • 3.《針灸大成》:「墜胎後,手足如冰,厥逆:肩井(五分,若覺悶亂,急補三里)。
  • 4.《針灸逢源》:「肩井(產下厥逆者。針五分。若覺悶亂者再針足三里),中極,三陰交。
  • 5.《神應經》:「墜胎後手足如水,厥逆:肩井(針五分),若又見悶亂,急針三里。
  • 6.《針灸資生經》:「婦人墮胎後手中厥逆。針肩井立愈。灸更勝針。可七壯。(銅)
  • 7.《針灸問答》:「答:肩井肩前寸半看,缺盆之上中指探,五壯五分看主治,針深暈眩三里匡。(注:肩共穴,一名膊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五壯,五分。主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婦人難產,墮胎後手足厥逆,針此穴立愈;頭項痛,五勞七傷,兩手不得向頭。若針深悶倒,急補足三里穴。)

日月

日月

  • 1.《針灸大成》:「人有病頭痛,數歲不已,名曰厥逆,謂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癉,謂熱也。謂人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有病口苦,名曰膽癉,治之以膽募俞募即日月穴,俞即膽俞穴。

膽俞

膽俞

  • 1.《針灸大成》:「人有病頭痛,數歲不已,名曰厥逆,謂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癉,謂熱也。謂人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有病口苦,名曰膽癉,治之以膽募俞募即日月穴,俞即膽俞穴。

足三里

足三里

  • 1.《針灸大成》:「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婦人難產,墮胎後手足厥逆,針肩井立愈。頭項痛,五勞七傷,臂痛,兩手不得向頭。若針深悶倒,急補足三里。
  • 2.《針灸逢源》:「肩井(產下厥逆者。針五分。若覺悶亂者再針足三里),中極,三陰交。
  • 3.《針灸問答》:「答:肩井肩前寸半看,缺盆之上中指探,五壯五分看主治,針深暈眩三里匡。(注:肩共穴,一名膊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五壯,五分。主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婦人難產,墮胎後手足厥逆,針此穴立愈;頭項痛,五勞七傷,兩手不得向頭。若針深悶倒,急補足三里穴。)

內庭

內庭

  • 1.《針灸逢源》:「商陽陽谿湧泉復溜厲兌解谿。)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懊憹。痛楚也。)煩而不能食。(氣逆於中也。)暖(身體溫暖。)取足少陰。(馬注築實穴。)清(身體清冷。)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張景岳曰。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 2.《灸法秘傳》:「內庭穴(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足陽明)。凡水腫、厥逆、咽喉痛、久瘧不食、惡聞人聲、口歪、齒齲,針兩穴。

商陽

商陽

  • 1.《針灸逢源》:「商陽陽谿湧泉復溜厲兌解谿。)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懊憹。痛楚也。)煩而不能食。(氣逆於中也。)暖(身體溫暖。)取足少陰。(馬注築實穴。)清(身體清冷。)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張景岳曰。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復溜

復溜

  • 1.《針灸逢源》:「商陽陽谿湧泉復溜厲兌解谿。)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懊憹。痛楚也。)煩而不能食。(氣逆於中也。)暖(身體溫暖。)取足少陰。(馬注築實穴。)清(身體清冷。)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張景岳曰。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 2.《神應經》:「厥逆:陽輔,臨泣,章門。如脈厥,灸間使,或針復溜。

湧泉

湧泉

  • 1.《針灸逢源》:「商陽陽谿湧泉復溜厲兌解谿。)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懊憹。痛楚也。)煩而不能食。(氣逆於中也。)暖(身體溫暖。)取足少陰。(馬注築實穴。)清(身體清冷。)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張景岳曰。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 2.《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然谷

然谷

  • 1.《針灸逢源》:「商陽陽谿湧泉復溜厲兌解谿。)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懊憹。痛楚也。)煩而不能食。(氣逆於中也。)暖(身體溫暖。)取足少陰。(馬注築實穴。)清(身體清冷。)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張景岳曰。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 2.《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厲兌

厲兌

  • 1.《針灸逢源》:「商陽陽谿湧泉復溜厲兌解谿。)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懊憹。痛楚也。)煩而不能食。(氣逆於中也。)暖(身體溫暖。)取足少陰。(馬注築實穴。)清(身體清冷。)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張景岳曰。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豐隆

豐隆

  • 1.《針灸逢源》:「商陽陽谿湧泉復溜厲兌解谿。)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懊憹。痛楚也。)煩而不能食。(氣逆於中也。)暖(身體溫暖。)取足少陰。(馬注築實穴。)清(身體清冷。)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張景岳曰。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
  • 2.《針灸逢源》:「故命曰微風。)形有餘。則瀉其陽經。(刺足陽明經解谿穴胃為脾之陽也)不足則補其陽絡。(刺足陽明絡豐隆穴。)刺微者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散也。)志有餘。則腹脹飧泄。(水化寒。寒氣在腹故爾。)不足則厥。(陰虛則陽勝。故厥逆上衝。
  • 3.《普濟方·針灸》:「_豐隆_(足陽明絡也。在外踝上八寸。下廉䯒外廉陷者中。灸三壯。主厥逆胸痛如刺。腹中切痛。大小便澀難。厥頭痛。面浮腫煩心。狂見鬼。善笑不休。發於外有所大喜。喉痹不能言)。
  • 4.《普濟方·針灸》:「治厥逆。胸痛如刺。腹切痛。氣刺不可忍。穴豐隆
  • 5.《針灸問答》:「答:豐隆下廉外一寸,上踝八寸分明記,陽明絡別走太陰,主治腿腹風痰疾。(注:豐隆穴,在下廉外一寸,直上外踝八寸。足陽明絡,足走太陰。三壯,三分。主治厥逆,大小便難,腳膝酸,屈伸難,胸痛如刺,腹若刀切,風痰頭痛,喉痹不能言等症。)

公孫

公孫

  • 1.《針灸逢源》:「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逆也。邪逆於經。上幹頭腦而為厥頭痛也。足陽明之脈上行於面。其悍氣上衝頭者。循眼系入絡腦。足太陰支者注心中。故以頭痛而兼面腫煩心者。當取足陽明之解谿。太陰之公孫也。)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
  • 2.《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3.《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通天

通天

  • 1.《針灸逢源》:「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煩擾乎陽。則氣張大而火炎。故令精絕。春令邪辟之氣積至夏月火旺而精益虧。孤陽厥逆。故日煎厥○上文言陽氣不固。外邪傷之。此下言起居不節。致傷陽氣也)目肓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腎之精為瞳子。耳為腎竅。精絕於內。故見證若此)潰潰乎若壞都汩汩(音骨)乎不可止。

陰郄

陰郄

  • 1.《針灸逢源》:「陰郄,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當小指後。手少陰郄。(針三分。灸三壯)治鼻衄吐血。灑淅惡寒厥逆心痛。霍亂胸滿。
  • 2.《金針秘傳》:「4.陰郄:二穴在掌後動脈中,去腕五分。治失喑不能言,灑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亂,胸中滿,衄血,驚恐。針入三分,可灸七壯。
  • 3.《普濟方·針灸》:「治灑淅畏寒。厥逆。穴陰郄

三陰交

三陰交

  • 1.《針灸逢源》:「肩井(產下厥逆者。針五分。若覺悶亂者再針足三里),中極,三陰交。

中極

中極

  • 1.《針灸逢源》:「肩井(產下厥逆者。針五分。若覺悶亂者再針足三里),中極,三陰交。

大陵

大陵

  • 1.《針灸甲乙經》:「善怒而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陰(《太素》作少陽)。短氣心痹,悲怒逆氣,怒,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淡淡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心淡淡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渴,行間主之。

內關

內關

  • 1.《針灸甲乙經》:「善怒而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陰(《太素》作少陽)。短氣心痹,悲怒逆氣,怒,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淡淡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心淡淡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渴,行間主之。

曲澤

曲澤

  • 1.《針灸甲乙經》:「善怒而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陰(《太素》作少陽)。短氣心痹,悲怒逆氣,怒,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淡淡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心淡淡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渴,行間主之。

行間

行間

  • 1.《針灸甲乙經》:「善怒而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陰(《太素》作少陽)。短氣心痹,悲怒逆氣,怒,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淡淡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心淡淡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渴,行間主之。
  • 2.《針灸資生經》:「秦承祖灸小兒驚癇等。(見鬼邪。)小兒緩驚風。灸尺澤各一壯。狂邪驚癇病。灸承命三十壯。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亦灸驚狂走。狂癲風驚。厥逆心煩。灸巨陽五十壯。行間、(見癲狂。)主驚癇。(千)腕骨、治驚風。(銅見瘛瘲。)筋縮、療驚癇。(明見癲狂。)
  • 3.《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魚際

魚際

  • 1.《針灸甲乙經》:「善怒而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陰(《太素》作少陽)。短氣心痹,悲怒逆氣,怒,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淡淡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心淡淡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渴,行間主之。
  • 2.《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3.《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間使

間使

  • 1.《針灸甲乙經》:「善怒而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陰(《太素》作少陽)。短氣心痹,悲怒逆氣,怒,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淡淡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心淡淡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渴,行間主之。
  • 2.《神應經》:「厥逆:陽輔,臨泣,章門。如脈厥,灸間使,或針復溜。

人迎

人迎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太白

太白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支溝

支溝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巨闕

巨闕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府舍

府舍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2.《普濟方·針灸》:「_府舍_(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陰維之會。灸五壯。主疝瘕。髀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逆霍亂)。

陰陵泉

陰陵泉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期門

期門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魄戶

魄戶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關衝

關衝

  • 1.《針灸甲乙經》:「嘔吐煩滿,魄戶主之。陽逆霍亂,刺人迎,刺入四分,不幸殺人。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霍亂,巨闕、關衝、支溝、公孫(《千金》又取陰陵泉)解谿主之。霍亂泄注,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胃逆霍亂,魚際主之。霍亂逆氣,魚際及太白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大都

大都

  • 1.《刺灸心法要訣》:「大都主治溫熱病,傷寒厥逆嘔悶煩,胎產百日內禁灸,千金主灸大便難。
  • 2.《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 3.《普濟方·針灸》:「治厥逆霍亂。穴足太陰,大都,金門,僕參

章門

章門

  • 1.《神應經》:「厥逆:陽輔,臨泣,章門。如脈厥,灸間使,或針復溜。
  • 2.《針灸資生經》:「前腋、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天髎、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銅)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青靈、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肩髎、治肩重不能舉臂肘。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見背痛。)居髎、治肩引胸臂急。(見手痛。)臑腧、治寒熱肩腫。
  • 3.《針灸資生經》:「)前谷、治臂不得舉。陽池、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清冷淵、治臑從肩臂不舉。不得帶衣。養老、治肩欲折。臂如拔。臂(明下作手。)痛不能自上下。臑腧、治臂酸無力。(見肩痛。)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
  • 4.《針灸資生經》:「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又云、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合陽、治腰脊強。引腹痛。陰股熱。膝䯒酸重。履步難。扶承、治腰脊相引如解。(明下云。療腰脊尻臀腰冷痛。)殷門、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注之。股外腫。章門、(見腸鳴。
  • 5.《普濟方·針灸》:「治厥逆肩臂不舉。穴章門
  • 6.《普濟方·針灸》:「治厥逆肩臂不舉。穴章門

陽輔

陽輔

  • 1.《神應經》:「厥逆:陽輔,臨泣,章門。如脈厥,灸間使,或針復溜。

大椎

大椎

  • 1.《針灸集成》:「吐痰厥逆,從男左女右,以繩圍患人肘,還至起端處,截斷,以其繩頭從大椎尖下行脊骨上,繩頭盡處五十壯。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吐痰厥逆_,從男左女右,以繩圍患人肘還至起端處截斷,以其繩頭,從大椎尖下行脊骨上繩頭盡處,五十壯。

中封

中封

  • 1.《針灸資生經》:「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壯。或不滿五十壯。老少加減。又云、此二穴、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並主之。
  • 2.《普濟方·針灸》:「治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穴中封。灸五十壯。或不滿五十壯。老少加減。又云。此二穴。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並主之。

承筋

承筋

  • 1.《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 2.《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金門

金門

  • 1.《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 2.《普濟方·針灸》:「治厥逆霍亂。穴足太陰,大都,金門,僕參

僕參

僕參

  • 1.《針灸資生經》:「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 2.《普濟方·針灸》:「治厥逆霍亂。穴足太陰,大都,金門,僕參

尺澤

尺澤

  • 1.《針灸資生經》:「秦承祖灸小兒驚癇等。(見鬼邪。)小兒緩驚風。灸尺澤各一壯。狂邪驚癇病。灸承命三十壯。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亦灸驚狂走。狂癲風驚。厥逆心煩。灸巨陽五十壯。行間、(見癲狂。)主驚癇。(千)腕骨、治驚風。(銅見瘛瘲。)筋縮、療驚癇。(明見癲狂。)

筋縮

筋縮

  • 1.《針灸資生經》:「秦承祖灸小兒驚癇等。(見鬼邪。)小兒緩驚風。灸尺澤各一壯。狂邪驚癇病。灸承命三十壯。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亦灸驚狂走。狂癲風驚。厥逆心煩。灸巨陽五十壯。行間、(見癲狂。)主驚癇。(千)腕骨、治驚風。(銅見瘛瘲。)筋縮、療驚癇。(明見癲狂。)

腕骨

腕骨

  • 1.《針灸資生經》:「秦承祖灸小兒驚癇等。(見鬼邪。)小兒緩驚風。灸尺澤各一壯。狂邪驚癇病。灸承命三十壯。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亦灸驚狂走。狂癲風驚。厥逆心煩。灸巨陽五十壯。行間、(見癲狂。)主驚癇。(千)腕骨、治驚風。(銅見瘛瘲。)筋縮、療驚癇。(明見癲狂。)

天髎

天髎

  • 1.《針灸資生經》:「前腋、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天髎、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銅)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青靈、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肩髎、治肩重不能舉臂肘。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見背痛。)居髎、治肩引胸臂急。(見手痛。)臑腧、治寒熱肩腫。

巨骨

巨骨

  • 1.《針灸資生經》:「前腋、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天髎、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銅)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青靈、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肩髎、治肩重不能舉臂肘。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見背痛。)居髎、治肩引胸臂急。(見手痛。)臑腧、治寒熱肩腫。
  • 2.《針灸資生經》:「)前谷、治臂不得舉。陽池、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清冷淵、治臑從肩臂不舉。不得帶衣。養老、治肩欲折。臂如拔。臂(明下作手。)痛不能自上下。臑腧、治臂酸無力。(見肩痛。)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

居髎

居髎

  • 1.《針灸資生經》:「前腋、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天髎、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銅)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青靈、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肩髎、治肩重不能舉臂肘。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見背痛。)居髎、治肩引胸臂急。(見手痛。)臑腧、治寒熱肩腫。

肩髎

肩髎

  • 1.《針灸資生經》:「前腋、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天髎、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銅)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青靈、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肩髎、治肩重不能舉臂肘。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見背痛。)居髎、治肩引胸臂急。(見手痛。)臑腧、治寒熱肩腫。

青靈

青靈

  • 1.《針灸資生經》:「前腋、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天髎、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銅)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青靈、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肩髎、治肩重不能舉臂肘。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見背痛。)居髎、治肩引胸臂急。(見手痛。)臑腧、治寒熱肩腫。

缺盆

缺盆

  • 1.《針灸資生經》:「前腋、主肩腋前痛。與胸相引。天髎、治肩肘痛引頸項急。寒熱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煩悶。(銅)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青靈、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肩髎、治肩重不能舉臂肘。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見背痛。)居髎、治肩引胸臂急。(見手痛。)臑腧、治寒熱肩腫。
  • 2.《針灸問答》:「答:肩井肩前寸半看,缺盆之上中指探,五壯五分看主治,針深暈眩三里匡。(注:肩共穴,一名膊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五壯,五分。主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婦人難產,墮胎後手足厥逆,針此穴立愈;頭項痛,五勞七傷,兩手不得向頭。若針深悶倒,急補足三里穴。)

前谷

前谷

  • 1.《針灸資生經》:「)前谷、治臂不得舉。陽池、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清冷淵、治臑從肩臂不舉。不得帶衣。養老、治肩欲折。臂如拔。臂(明下作手。)痛不能自上下。臑腧、治臂酸無力。(見肩痛。)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

清冷淵

清冷淵

  • 1.《針灸資生經》:「)前谷、治臂不得舉。陽池、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清冷淵、治臑從肩臂不舉。不得帶衣。養老、治肩欲折。臂如拔。臂(明下作手。)痛不能自上下。臑腧、治臂酸無力。(見肩痛。)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

陽池

陽池

  • 1.《針灸資生經》:「)前谷、治臂不得舉。陽池、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清冷淵、治臑從肩臂不舉。不得帶衣。養老、治肩欲折。臂如拔。臂(明下作手。)痛不能自上下。臑腧、治臂酸無力。(見肩痛。)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

極泉

極泉

  • 1.《針灸資生經》:「)前谷、治臂不得舉。陽池、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清冷淵、治臑從肩臂不舉。不得帶衣。養老、治肩欲折。臂如拔。臂(明下作手。)痛不能自上下。臑腧、治臂酸無力。(見肩痛。)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

養老

養老

  • 1.《針灸資生經》:「)前谷、治臂不得舉。陽池、治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清冷淵、治臑從肩臂不舉。不得帶衣。養老、治肩欲折。臂如拔。臂(明下作手。)痛不能自上下。臑腧、治臂酸無力。(見肩痛。)章門、治厥逆。肩臂不舉。巨骨、治肩臂不得屈伸而痛。

中都

中都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伏兔

伏兔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至陰

至陰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京骨

京骨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委中

委中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 2.《普濟方·針灸》:「治腰腳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痢疾皆愈。又云。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穴委中
  • 3.《普濟方·針灸》:「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穴委中

承山

承山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條口

條口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陰市

陰市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腎俞

腎俞

  • 1.《針灸資生經》:「至陰、主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上下。腎俞、京骨、然谷、主足寒。陰市、主膝上伏兔中寒。行間、主厥。足下熱。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里、條口、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委中、治足熱厥逆滿。取其經血立愈。(銅)湧泉、治足下熱。

合陽

合陽

  • 1.《針灸資生經》:「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又云、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合陽、治腰脊強。引腹痛。陰股熱。膝䯒酸重。履步難。扶承、治腰脊相引如解。(明下云。療腰脊尻臀腰冷痛。)殷門、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注之。股外腫。章門、(見腸鳴。

殷門

殷門

  • 1.《針灸資生經》:「風痹、髀樞痛。可出血。痼疹皆愈。又云、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合陽、治腰脊強。引腹痛。陰股熱。膝䯒酸重。履步難。扶承、治腰脊相引如解。(明下云。療腰脊尻臀腰冷痛。)殷門、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注之。股外腫。章門、(見腸鳴。

腹結

腹結

  • 1.《普濟方·針灸》:「_府舍_(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陰維之會。灸五壯。主疝瘕。髀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逆霍亂)。

下廉

下廉

  • 1.《普濟方·針灸》:「_豐隆_(足陽明絡也。在外踝上八寸。下廉䯒外廉陷者中。灸三壯。主厥逆胸痛如刺。腹中切痛。大小便澀難。厥頭痛。面浮腫煩心。狂見鬼。善笑不休。發於外有所大喜。喉痹不能言)。
  • 2.《針灸問答》:「答:豐隆下廉外一寸,上踝八寸分明記,陽明絡別走太陰,主治腿腹風痰疾。(注:豐隆穴,在下廉外一寸,直上外踝八寸。足陽明絡,足走太陰。三壯,三分。主治厥逆,大小便難,腳膝酸,屈伸難,胸痛如刺,腹若刀切,風痰頭痛,喉痹不能言等症。)

下脘

下脘

  • 1.《普濟方·針灸》:「治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灸下脘各五十壯。老人加之。小兒隨年壯。

四滿

四滿

  • 1.《普濟方·針灸》:「治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穴灸四滿各五十壯。大人加之。小兒隨年壯。此二穴。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並主之。

中脘

中脘

  • 1.《針灸學綱要》:「灸,中脘,神闕,氣海(此三穴。灸而手足溫暖則生。如極冷。唇青。厥逆無脈者即死。)

氣海

氣海

  • 1.《針灸學綱要》:「灸,中脘,神闕,氣海(此三穴。灸而手足溫暖則生。如極冷。唇青。厥逆無脈者即死。)

神闕

神闕

  • 1.《針灸學綱要》:「灸,中脘,神闕,氣海(此三穴。灸而手足溫暖則生。如極冷。唇青。厥逆無脈者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