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振寒」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振寒是中醫的一個病症,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皮膚突然發冷,伴有寒戰、發抖、四肢冰涼等症狀。

振寒的病因多為外感風寒,或因感受寒邪而導致陽氣不足,衛外不固所致。

振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全身或局部皮膚突然發冷,伴有寒戰、發抖、四肢冰涼等症狀。
  • 頭痛、身痛、四肢酸痛。
  • 惡寒、無汗。
  • 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飲。
  • 舌淡苔白,脈浮緊。

振寒的治療以溫經散寒、扶正固表為主。常用中藥有桂枝、白芍、生薑、大棗等。

振寒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平時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溫熱、易消化的食物。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

如果出現振寒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缺盆

缺盆

  • 1.《針灸聚英》:「肺脹膨膨。臂內廉痛。目生白翳。眼眥赤筋眼痛。眼青轉筋。乍寒乍熱。缺盆中引痛。掌中熱。數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氣上逆。心痛脈澀。咳血嘔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噼。溺色變。卒遺失無度。
  • 2.《針灸大成》:「主胸痺逆氣,善噦,嘔飲食,咳嗽,煩悶不得眠,肺脹膨,臂內廉痛,目生白翳,眼痛赤,乍寒乍熱,缺盆中引痛,掌中熱,數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氣上逆,心痛,脈澀,咳血嘔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噼,溺色變,卒遺矢無度。
  • 3.《子午流注說難》:「_證治_,胸滿氣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馬刀瘍瘻。周痹痛無常處。厥逆氣喘不能行。痎瘧日西發者胻酸灑淅振寒。婦人月經不調。季脅支滿。乳癰。
  • 4.《針灸集成》:「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角額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
  • 5.《普濟方·針灸》:「所生病。頭痛。角頷腫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卒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梁門

梁門

  • 1.《針灸聚英》:「關門,梁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八分。灸五壯。主善滿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走。俠臍急痛。身腫。痰瘧振寒。遺溺。
  • 2.《針灸逢源》:「關門,在梁門下一寸。建里旁二寸。(針八分。灸五壯)治積氣腸鳴泄利不欲食俠臍急痛。痎瘧振寒遺溺。
  • 3.《普濟方·針灸》:「_關門二穴_,在梁門下一寸。針八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遺弱上滿。及身腹重。主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遊走。夾臍急。痰瘧。振寒。

關門

關門

  • 1.《針灸聚英》:「關門,梁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八分。灸五壯。主善滿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走。俠臍急痛。身腫。痰瘧振寒。遺溺。
  • 2.《針灸逢源》:「關門,在梁門下一寸。建里旁二寸。(針八分。灸五壯)治積氣腸鳴泄利不欲食俠臍急痛。痎瘧振寒遺溺。
  • 3.《普濟方·針灸》:「_關門二穴_,在梁門下一寸。針八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治遺弱上滿。及身腹重。主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遊走。夾臍急。痰瘧。振寒。

青靈

青靈

  • 1.《針灸聚英》:「青靈,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銅人。灸七壯。明堂。三壯。主目黃。頭痛振寒。脅痛。肩臂不舉。不能帶衣。

風池

風池

  • 1.《針灸聚英》:「目眩苦。偏正頭痛。痎瘧。頸項如拔。痛不得回顧。目淚出。欠氣多。鼻鼽衄。目內眥赤痛。氣發耳塞。目不明。腰背俱疼。腰傴僂引頸筋無力不收。大風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昏危。癭氣。東垣曰。少陽頭痛。風寒傷上。邪從外入。令人振寒。頭痛身痛惡寒。治在風池、風府。
  • 2.《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3.《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風府

風府

  • 1.《針灸聚英》:「目眩苦。偏正頭痛。痎瘧。頸項如拔。痛不得回顧。目淚出。欠氣多。鼻鼽衄。目內眥赤痛。氣發耳塞。目不明。腰背俱疼。腰傴僂引頸筋無力不收。大風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昏危。癭氣。東垣曰。少陽頭痛。風寒傷上。邪從外入。令人振寒。頭痛身痛惡寒。治在風池、風府。

大都

大都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太白

太白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太淵

太淵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3.《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4.《針灸大成》:「唾血振寒:太谿三里列缺太淵。
  • 5.《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6.《神應經》:「唾血振寒:太谿,三里,列缺,太淵
  • 7.《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 8.《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 9.《普濟方·針灸》:「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穴太淵
  • 10.《普濟方·針灸》:「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穴太淵,神門

太衝

太衝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少商

少商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3.《針灸大成》:「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壯)。
  • 4.《神應經》:「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壯)

尺澤

尺澤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甲乙經》:「振寒瘛瘲,手不伸,咳嗽唾濁,氣鬲善嘔,鼓頷,不得汗,煩滿(《千金》作煩心身痛),因為瘲衄,尺澤主之。左窒刺右,右窒刺左。兩脅下痛,嘔泄,上下出,胸滿,短氣,不得汗,補手太陰以出之。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中衝(《千金》又作天卯)主之。
  • 3.《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列缺

列缺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3.《針灸大成》:「唾血振寒:太谿三里列缺太淵。
  • 4.《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5.《神應經》:「唾血振寒:太谿,三里,列缺,太淵
  • 6.《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曲池

曲池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刺灸心法要訣》:「_【注】_,曲池穴,其穴在肘輔骨屈肘屈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主治肘中疼痛,偏風半身不遂,臂痛拉弓不開,兩臂癱瘓不能舉手向發,喉痹喘促欲死,傷寒振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痂疥等證。刺七分,留七呼,灸三壯。
  • 3.《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曲澤

曲澤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肺俞

肺俞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3.《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4.《針灸甲乙經》:「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癲疾,膈俞及肝俞主之。癲疾互引,水溝及齦交主之。癲疾,狂瘛瘲眩僕,癲疾,喑不能言,羊鳴沫出,聽宮主之。癲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陽明、太陰,候手足變血而止。

胃俞

胃俞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神門

神門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3.《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4.《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5.《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 6.《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 7.《普濟方·針灸》:「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穴太淵,神門

通里

通里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魚際

魚際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3.《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4.《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 5.《針灸資生經》:「(見鬲滿。)少衝、治乍寒乍熱。(見傷寒。)神道、(見頭痛。)少海、治寒熱。膽俞、治振寒。(見頭痛。)臨泣、治灑淅振寒。(見腋腫。)魚際、療虛熱洒洒毛豎惡風寒。舌上黃。身熱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頭痛甚。汗不出。熱煩心。少氣不足。(明)鬲俞、療寒熱骨痛。

勞宮

勞宮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3.《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 4.《針灸資生經》:「各三壯。目赤痛從目眥始。取陰蹺。(千)精明、(見淚。)後谿、目窗、(目痛。)瞳子髎、(見翳。)主目赤。肝勞邪氣眼赤。當陽百壯。風癢赤。灸人中。(見目痛。)腦戶、膽俞、意舍、陽綱、(並見腹脹。)治目黃。(銅)中管、太陵、主目黃振寒。(千)勞宮、(銅同。

然谷

然谷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 3.《針灸甲乙經》:「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搜白,便難,中封主之。心如懸,哀而亂,善恐,嗌內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之,多𬌺出,喘,少氣,吸吸不足以息,然谷主之。驚,善悲不樂,如墮墜,汗不出,面塵黑,病飲不欲食,照海主之。
  • 4.《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間使

間使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逢源》:「間使,太谿,丘墟(治振寒)
  • 3.《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照海

照海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甲乙經》:「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搜白,便難,中封主之。心如懸,哀而亂,善恐,嗌內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之,多𬌺出,喘,少氣,吸吸不足以息,然谷主之。驚,善悲不樂,如墮墜,汗不出,面塵黑,病飲不欲食,照海主之。
  • 3.《針灸資生經》:「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痎瘧色蒼蒼(千云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痎瘧頭痛煩悶。

隱白

隱白

  • 1.《針灸聚英》:「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衝。唾血振寒治太谿。三里列缺太淵宜。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亶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里與曲澤。勞宮陰陵太谿中。照海太衝大都穴。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
  • 2.《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大陵

大陵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2.《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3.《普濟方·針灸》:「治目黃振寒。穴中脘,大陵
  • 4.《普濟方·針灸》:「治目黃振寒。穴大陵,中脘

天柱

天柱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天突

天突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2.《針灸大成》:「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壯)。
  • 3.《神應經》:「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壯)

支溝

支溝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曲泉

曲泉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行間

行間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2.《針灸逢源》:「別行入大指間斜出足厥陰行間之次。循大指出其端。而接足太陰經也),是動則病洒洒振寒。(風之勝也。)善呻數欠。(胃之郁也。)顏黑。(土病則水無所畏故黑色反見於顏面)病至則惡人與火。(邪客陽明。則熱甚也。)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土惡。木也。)心欲動。
  • 3.《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 4.《普濟方·針灸》:「治振寒。溲白尿難痛。穴中封,行間

肝俞

肝俞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2.《針灸甲乙經》:「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癲疾,膈俞及肝俞主之。癲疾互引,水溝及齦交主之。癲疾,狂瘛瘲眩僕,癲疾,喑不能言,羊鳴沫出,聽宮主之。癲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陽明、太陰,候手足變血而止。
  • 3.《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前谷

前谷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2.《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3.《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4.《針灸甲乙經》:「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熱,頸項肩背痛,臂痿痹不仁(《千金》雲肩內麻木),天井主之。肩不可舉,不能帶衣,清冷淵主之。肘臂腕中痛,頸腫不可以顧,頭項急痛,眩,淫濼,肩胛小指痛,前谷主之。肩痛不可自帶衣,臂腕外側痛不舉,陽谷主之。臂不可舉,頭項痛,咽腫不可咽,前谷主之。
  • 5.《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陷谷

陷谷

  • 1.《針灸聚英》:「太衝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
  • 2.《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3.《針灸大成》:「瘧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
  • 4.《刺灸心法要訣》:「陷谷主治水氣腫,善噫痛疝腹腸鳴,無汗振寒痰瘧病,胃脈得弦瀉此平。
  • 5.《神應經》:「瘧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
  • 6.《針灸資生經》:「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痎瘧色蒼蒼(千云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痎瘧頭痛煩悶。
  • 7.《針灸資生經》:「凡熱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針。身痹洗淅振寒。季脅支滿痛。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身清。清則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顛顛然。先取湧泉。及太陽井滎。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去。灸湧泉三壯。煩心不嗜食。灸湧泉。熱去四逆喘氣。偏風。身汗出而清。皆取俠谿。

三陰交

三陰交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下廉

下廉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公孫

公孫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天井

天井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甲乙經》:「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熱,頸項肩背痛,臂痿痹不仁(《千金》雲肩內麻木),天井主之。肩不可舉,不能帶衣,清冷淵主之。肘臂腕中痛,頸腫不可以顧,頭項急痛,眩,淫濼,肩胛小指痛,前谷主之。肩痛不可自帶衣,臂腕外側痛不舉,陽谷主之。臂不可舉,頭項痛,咽腫不可咽,前谷主之。

心俞

心俞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水分

水分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下管、療腹胃不調。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脈厥厥動。(明)衝陽、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銅)期門、治腹堅硬。(見霍亂。)次髎、治心下堅脹。石門、治腹(明有痛字。)堅硬。(見腹脹。)肓門、治心下肓大堅。水分、治腹堅如鼓。(見水腫。)志室、治腹堅急。

巨闕

巨闕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陰陵泉

陰陵泉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復溜

復溜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陽谷

陽谷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3.《針灸甲乙經》:「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熱,頸項肩背痛,臂痿痹不仁(《千金》雲肩內麻木),天井主之。肩不可舉,不能帶衣,清冷淵主之。肘臂腕中痛,頸腫不可以顧,頭項急痛,眩,淫濼,肩胛小指痛,前谷主之。肩痛不可自帶衣,臂腕外側痛不舉,陽谷主之。臂不可舉,頭項痛,咽腫不可咽,前谷主之。

膈俞

膈俞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甲乙經》:「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癲疾,膈俞及肝俞主之。癲疾互引,水溝及齦交主之。癲疾,狂瘛瘲眩僕,癲疾,喑不能言,羊鳴沫出,聽宮主之。癲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陽明、太陰,候手足變血而止。
  • 3.《針灸集成》:「周痹,膈俞臨泣,振寒足臨泣穴如解湧泉脾俞。

衝陽

衝陽

  • 1.《針灸聚英》:「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衝陽宜。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谿中。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復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
  • 2.《針灸大成》:「振寒不食:衝陽。
  • 3.《神應經》:「振寒不食:衝陽
  • 4.《針灸資生經》:「下管、療腹胃不調。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脈厥厥動。(明)衝陽、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銅)期門、治腹堅硬。(見霍亂。)次髎、治心下堅脹。石門、治腹(明有痛字。)堅硬。(見腹脹。)肓門、治心下肓大堅。水分、治腹堅如鼓。(見水腫。)志室、治腹堅急。
  • 5.《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 6.《普濟方·針灸》:「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穴衝陽

上星

上星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大成》:「瘧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
  • 3.《針灸大成》:「中風頭皮腫,目眩虛,振寒熱,目疼不能遠視:上星(針灸)。
  • 4.《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5.《神應經》:「瘧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

大椎

大椎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中渚

中渚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資生經》:「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痎瘧色蒼蒼(千云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痎瘧頭痛煩悶。

中脘

中脘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普濟方·針灸》:「治目黃振寒。穴中脘,大陵
  • 3.《普濟方·針灸》:「治目黃振寒。穴大陵,中脘

內庭

內庭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丘墟

丘墟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大成》:「瘧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
  • 3.《針灸逢源》:「間使,太谿,丘墟(治振寒)
  • 4.《神應經》:「瘧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
  • 5.《針灸資生經》:「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痎瘧色蒼蒼(千云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痎瘧頭痛煩悶。
  • 6.《普濟方·針灸》:「治久瘧振寒。及腋下腫。穴丘墟

合谷

合谷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3.《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百會

百會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商陽

商陽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液門

液門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資生經》:「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痎瘧色蒼蒼(千云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痎瘧頭痛煩悶。

經渠

經渠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腰俞

腰俞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厲兌

厲兌

  • 1.《針灸聚英》:「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痎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別。痰瘧寒熱後谿穴。兼治合谷隨即歇。瘧疾振寒治上星。丘墟陷谷得安寧。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久瘧中渚商陽焚。
  • 2.《針灸甲乙經》:「身熱狂走,譫語見鬼,瘛瘲,身柱主之。狂,妄言,怒火惡火,善罵詈,巨厥主之。熱病汗不出,鼽衄,眩,時僕而浮腫,足脛寒,不得臥,振寒,惡人與木音,喉痹齲齒,惡風,鼻不利,多善驚,厲兌主之。

建里

建里

  • 1.《針灸逢源》:「關門,在梁門下一寸。建里旁二寸。(針八分。灸五壯)治積氣腸鳴泄利不欲食俠臍急痛。痎瘧振寒遺溺。

中衝

中衝

  • 1.《針灸甲乙經》:「振寒瘛瘲,手不伸,咳嗽唾濁,氣鬲善嘔,鼓頷,不得汗,煩滿(《千金》作煩心身痛),因為瘲衄,尺澤主之。左窒刺右,右窒刺左。兩脅下痛,嘔泄,上下出,胸滿,短氣,不得汗,補手太陰以出之。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中衝(《千金》又作天卯)主之。
  • 2.《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身柱

身柱

  • 1.《針灸甲乙經》:「身熱狂走,譫語見鬼,瘛瘲,身柱主之。狂,妄言,怒火惡火,善罵詈,巨厥主之。熱病汗不出,鼽衄,眩,時僕而浮腫,足脛寒,不得臥,振寒,惡人與木音,喉痹齲齒,惡風,鼻不利,多善驚,厲兌主之。

三間

三間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2.《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大杼

大杼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2.《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天樞

天樞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天牖

天牖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少澤

少澤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2.《普濟方·針灸》:「治振寒。小指不用。頭痛。穴少澤

至陰

至陰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完骨

完骨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京骨

京骨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2.《針灸資生經》:「筋縮。諸節酸折。臨泣、主身痹。洗淅振寒。商丘、主骨痹煩滿。凡身體不仁。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中封、主痿厥。身體不仁。少氣濕重。膝腫。風市、主緩縱痿痹。腨腸疼冷不仁。中瀆、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陽關、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

神庭

神庭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陰都

陰都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腕骨

腕骨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痎瘧色蒼蒼(千云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痎瘧頭痛煩悶。

陽池

陽池

  • 1.《針灸甲乙經》:「㾬瘧,神庭及百會主之。㾬瘧,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後取天牖、風池、大杼。㾬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噫嘻、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皆主之。瘧振寒,熱甚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列缺主之。

天泉

天泉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水溝

水溝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 2.《針灸甲乙經》:「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癲疾,膈俞及肝俞主之。癲疾互引,水溝及齦交主之。癲疾,狂瘛瘲眩僕,癲疾,喑不能言,羊鳴沫出,聽宮主之。癲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陽明、太陰,候手足變血而止。

四滿

四滿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 2.《金針秘傳》:「8.四滿: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臍下積聚,疝瘕,腸癖切痛,振寒,大腹石水,婦人惡血㽲痛。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 3.《針灸資生經》:「(見痃癖。)商曲、治腹中積聚。(千同。)腸中切痛。不嗜食。四滿、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有水。通谷、治結積留飲。(見痰。)章門、療積聚氣。(明)中極、療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下)脾俞、治積聚。(銅見腹脹。)中管、主積聚。
  • 4.《普濟方·針灸》:「_四滿_(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灸五壯。主臍下積。疝瘕。胞中有血。腸澼泄切痛。振寒。大腹石水。腎痛)。

石門

石門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 2.《針灸資生經》:「下管、療腹胃不調。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脈厥厥動。(明)衝陽、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銅)期門、治腹堅硬。(見霍亂。)次髎、治心下堅脹。石門、治腹(明有痛字。)堅硬。(見腹脹。)肓門、治心下肓大堅。水分、治腹堅如鼓。(見水腫。)志室、治腹堅急。

氣衝

氣衝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陰交

陰交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章門

章門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 2.《針灸資生經》:「(見痃癖。)商曲、治腹中積聚。(千同。)腸中切痛。不嗜食。四滿、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有水。通谷、治結積留飲。(見痰。)章門、療積聚氣。(明)中極、療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下)脾俞、治積聚。(銅見腹脹。)中管、主積聚。

關元

關元

  • 1.《針灸甲乙經》:「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無理不治。水腫,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中封

中封

  • 1.《針灸甲乙經》:「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搜白,便難,中封主之。心如懸,哀而亂,善恐,嗌內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之,多𬌺出,喘,少氣,吸吸不足以息,然谷主之。驚,善悲不樂,如墮墜,汗不出,面塵黑,病飲不欲食,照海主之。
  • 2.《子午流注針經》:「中封為經內踝前,振寒痎瘧色蒼蒼,
  • 3.《金針秘傳》:「4.中封:二穴金也,在足內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痎瘧,色蒼蒼,振寒,少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寒疝引腰中痛,或身微熱。針入四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 4.《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 5.《針灸資生經》:「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痎瘧色蒼蒼(千云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痎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痎瘧頭痛煩悶。
  • 6.《針灸資生經》:「筋縮。諸節酸折。臨泣、主身痹。洗淅振寒。商丘、主骨痹煩滿。凡身體不仁。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中封、主痿厥。身體不仁。少氣濕重。膝腫。風市、主緩縱痿痹。腨腸疼冷不仁。中瀆、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陽關、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
  • 7.《普濟方·針灸》:「肝。中封為經內踝前。振寒痎瘧色蒼蒼。臍腹痛時兼足冷。寒疝相纏針下康。
  • 8.《普濟方·針灸》:「_中封_(在足內踝前一寸。仰足而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灸三壯。主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小便白。便難。痿厥。身體不仁。手足偏小。頹疝。陰暴縮入腹。膽疝癃。臍少腹引腰中痛。身黃。時有微熱。不嗜食。膝內廉內踝前痛。少氣身濕女子小腹大。乳難。嗌乾嗜飲。夾臍疝。也)。
  • 9.《普濟方·針灸》:「治振寒。溲白尿難痛。穴中封,行間

商丘

商丘

  • 1.《針灸甲乙經》:「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搜白,便難,中封主之。心如懸,哀而亂,善恐,嗌內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之,多𬌺出,喘,少氣,吸吸不足以息,然谷主之。驚,善悲不樂,如墮墜,汗不出,面塵黑,病飲不欲食,照海主之。
  • 2.《針灸資生經》:「筋縮。諸節酸折。臨泣、主身痹。洗淅振寒。商丘、主骨痹煩滿。凡身體不仁。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中封、主痿厥。身體不仁。少氣濕重。膝腫。風市、主緩縱痿痹。腨腸疼冷不仁。中瀆、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陽關、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

清冷淵

清冷淵

  • 1.《針灸甲乙經》:「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熱,頸項肩背痛,臂痿痹不仁(《千金》雲肩內麻木),天井主之。肩不可舉,不能帶衣,清冷淵主之。肘臂腕中痛,頸腫不可以顧,頭項急痛,眩,淫濼,肩胛小指痛,前谷主之。肩痛不可自帶衣,臂腕外側痛不舉,陽谷主之。臂不可舉,頭項痛,咽腫不可咽,前谷主之。

大迎

大迎

  • 1.《針灸甲乙經》:「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癲疾,膈俞及肝俞主之。癲疾互引,水溝及齦交主之。癲疾,狂瘛瘲眩僕,癲疾,喑不能言,羊鳴沫出,聽宮主之。癲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陽明、太陰,候手足變血而止。

齦交

齦交

  • 1.《針灸甲乙經》:「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癲疾,膈俞及肝俞主之。癲疾互引,水溝及齦交主之。癲疾,狂瘛瘲眩僕,癲疾,喑不能言,羊鳴沫出,聽宮主之。癲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陽明、太陰,候手足變血而止。
  • 2.《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聽宮

聽宮

  • 1.《針灸甲乙經》:「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瘲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癲疾,膈俞及肝俞主之。癲疾互引,水溝及齦交主之。癲疾,狂瘛瘲眩僕,癲疾,喑不能言,羊鳴沫出,聽宮主之。癲疾互引,口喎喘悸者,大迎主之,及取陽明、太陰,候手足變血而止。

陰郄

陰郄

  • 1.《金針秘傳》:「4.陰郄:二穴在掌後動脈中,去腕五分。治失喑不能言,灑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亂,胸中滿,衄血,驚恐。針入三分,可灸七壯。
  • 2.《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中注

中注

  • 1.《金針秘傳》:「8.四滿: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臍下積聚,疝瘕,腸癖切痛,振寒,大腹石水,婦人惡血㽲痛。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 2.《普濟方·針灸》:「_四滿_(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灸五壯。主臍下積。疝瘕。胞中有血。腸澼泄切痛。振寒。大腹石水。腎痛)。

足臨泣

足臨泣

  • 1.《針灸集成》:「周痹,膈俞臨泣,振寒足臨泣穴如解湧泉脾俞。

湧泉

湧泉

  • 1.《針灸集成》:「周痹,膈俞臨泣,振寒足臨泣穴如解湧泉脾俞。
  • 2.《針灸資生經》:「凡熱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針。身痹洗淅振寒。季脅支滿痛。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身清。清則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顛顛然。先取湧泉。及太陽井滎。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去。灸湧泉三壯。煩心不嗜食。灸湧泉。熱去四逆喘氣。偏風。身汗出而清。皆取俠谿。

脾俞

脾俞

  • 1.《針灸集成》:「周痹,膈俞臨泣,振寒足臨泣穴如解湧泉脾俞。
  • 2.《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 3.《針灸資生經》:「(見痃癖。)商曲、治腹中積聚。(千同。)腸中切痛。不嗜食。四滿、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有水。通谷、治結積留飲。(見痰。)章門、療積聚氣。(明)中極、療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下)脾俞、治積聚。(銅見腹脹。)中管、主積聚。
  • 4.《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人迎

人迎

  • 1.《針灸集成》:「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角額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

大敦

大敦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中極

中極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 2.《針灸資生經》:「(見痃癖。)商曲、治腹中積聚。(千同。)腸中切痛。不嗜食。四滿、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有水。通谷、治結積留飲。(見痰。)章門、療積聚氣。(明)中極、療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下)脾俞、治積聚。(銅見腹脹。)中管、主積聚。

少府

少府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曲骨

曲骨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委中

委中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委陽

委陽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承扶

承扶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陰谷

陰谷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箕門

箕門

  • 1.《針灸資生經》:「小便難。陰下縱。陰谷、大敦、箕門、委中、委陽、主陰跳遺小便難。中封、行間、主振寒溲白。尿難痛。曲骨、主小腹脹。血癃小便難。列缺、主小便熱痛。中極等、(見失精。)承扶、屈骨端、主小便不利。(見大便不禁。)少府、三里、主小便不利癃。陰陵泉主心下滿。

俠白

俠白

  • 1.《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厥陰俞

厥陰俞

  • 1.《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極泉

極泉

  • 1.《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靈道

靈道

  • 1.《針灸資生經》:「靈道、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極泉、治心痛乾嘔。太淵、治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僻。陰郄、(見霍亂。)中衝、治心痛煩滿舌強。厥陰俞、(見咳逆。)神門、(見煩心。)臨泣、治心痛。(見月事。)齦交、治面赤心煩痛。

地五會

地五會

  • 1.《針灸資生經》:「凡內損(又作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地五會(銅同。)主之。刺入三分。特忌灸。(千)凡唾血、瀉魚際補尺澤。然谷、主咳唾有血。大淵、(明下見胃。)神門、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胸堂、手心、脾俞、間使、胃管、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大溪、主唾血吐血。

商曲

商曲

  • 1.《針灸資生經》:「(見痃癖。)商曲、治腹中積聚。(千同。)腸中切痛。不嗜食。四滿、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有水。通谷、治結積留飲。(見痰。)章門、療積聚氣。(明)中極、療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下)脾俞、治積聚。(銅見腹脹。)中管、主積聚。

次髎

次髎

  • 1.《針灸資生經》:「下管、療腹胃不調。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脈厥厥動。(明)衝陽、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銅)期門、治腹堅硬。(見霍亂。)次髎、治心下堅脹。石門、治腹(明有痛字。)堅硬。(見腹脹。)肓門、治心下肓大堅。水分、治腹堅如鼓。(見水腫。)志室、治腹堅急。

志室

志室

  • 1.《針灸資生經》:「下管、療腹胃不調。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脈厥厥動。(明)衝陽、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銅)期門、治腹堅硬。(見霍亂。)次髎、治心下堅脹。石門、治腹(明有痛字。)堅硬。(見腹脹。)肓門、治心下肓大堅。水分、治腹堅如鼓。(見水腫。)志室、治腹堅急。

肓門

肓門

  • 1.《針灸資生經》:「下管、療腹胃不調。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脈厥厥動。(明)衝陽、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銅)期門、治腹堅硬。(見霍亂。)次髎、治心下堅脹。石門、治腹(明有痛字。)堅硬。(見腹脹。)肓門、治心下肓大堅。水分、治腹堅如鼓。(見水腫。)志室、治腹堅急。

期門

期門

  • 1.《針灸資生經》:「下管、療腹胃不調。腹痛不能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脈厥厥動。(明)衝陽、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銅)期門、治腹堅硬。(見霍亂。)次髎、治心下堅脹。石門、治腹(明有痛字。)堅硬。(見腹脹。)肓門、治心下肓大堅。水分、治腹堅如鼓。(見水腫。)志室、治腹堅急。

目窗

目窗

  • 1.《針灸資生經》:「各三壯。目赤痛從目眥始。取陰蹺。(千)精明、(見淚。)後谿、目窗、(目痛。)瞳子髎、(見翳。)主目赤。肝勞邪氣眼赤。當陽百壯。風癢赤。灸人中。(見目痛。)腦戶、膽俞、意舍、陽綱、(並見腹脹。)治目黃。(銅)中管、太陵、主目黃振寒。(千)勞宮、(銅同。

陽綱

陽綱

  • 1.《針灸資生經》:「各三壯。目赤痛從目眥始。取陰蹺。(千)精明、(見淚。)後谿、目窗、(目痛。)瞳子髎、(見翳。)主目赤。肝勞邪氣眼赤。當陽百壯。風癢赤。灸人中。(見目痛。)腦戶、膽俞、意舍、陽綱、(並見腹脹。)治目黃。(銅)中管、太陵、主目黃振寒。(千)勞宮、(銅同。

意舍

意舍

  • 1.《針灸資生經》:「各三壯。目赤痛從目眥始。取陰蹺。(千)精明、(見淚。)後谿、目窗、(目痛。)瞳子髎、(見翳。)主目赤。肝勞邪氣眼赤。當陽百壯。風癢赤。灸人中。(見目痛。)腦戶、膽俞、意舍、陽綱、(並見腹脹。)治目黃。(銅)中管、太陵、主目黃振寒。(千)勞宮、(銅同。

腦戶

腦戶

  • 1.《針灸資生經》:「各三壯。目赤痛從目眥始。取陰蹺。(千)精明、(見淚。)後谿、目窗、(目痛。)瞳子髎、(見翳。)主目赤。肝勞邪氣眼赤。當陽百壯。風癢赤。灸人中。(見目痛。)腦戶、膽俞、意舍、陽綱、(並見腹脹。)治目黃。(銅)中管、太陵、主目黃振寒。(千)勞宮、(銅同。

瞳子髎

瞳子髎

  • 1.《針灸資生經》:「各三壯。目赤痛從目眥始。取陰蹺。(千)精明、(見淚。)後谿、目窗、(目痛。)瞳子髎、(見翳。)主目赤。肝勞邪氣眼赤。當陽百壯。風癢赤。灸人中。(見目痛。)腦戶、膽俞、意舍、陽綱、(並見腹脹。)治目黃。(銅)中管、太陵、主目黃振寒。(千)勞宮、(銅同。

膽俞

膽俞

  • 1.《針灸資生經》:「各三壯。目赤痛從目眥始。取陰蹺。(千)精明、(見淚。)後谿、目窗、(目痛。)瞳子髎、(見翳。)主目赤。肝勞邪氣眼赤。當陽百壯。風癢赤。灸人中。(見目痛。)腦戶、膽俞、意舍、陽綱、(並見腹脹。)治目黃。(銅)中管、太陵、主目黃振寒。(千)勞宮、(銅同。
  • 2.《針灸資生經》:「(見鬲滿。)少衝、治乍寒乍熱。(見傷寒。)神道、(見頭痛。)少海、治寒熱。膽俞、治振寒。(見頭痛。)臨泣、治灑淅振寒。(見腋腫。)魚際、療虛熱洒洒毛豎惡風寒。舌上黃。身熱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頭痛甚。汗不出。熱煩心。少氣不足。(明)鬲俞、療寒熱骨痛。
  • 3.《普濟方·針灸》:「治振寒。穴膽俞
  • 4.《普濟方·針灸》:「治頭痛振寒。汗不出。穴膽俞

漏谷

漏谷

  • 1.《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翳風

翳風

  • 1.《針灸資生經》:「下牙齒痛。內庭、主喜頻伸數欠。惡聞人音。(銅同。)漏谷、主強欠。(見腸鳴。)太淵、治數欠不得息。(見風痙。)經渠、治數欠。(見咳逆。)風池、治目淚出。欠氣多。脾俞、治黃疸喜欠。不嗜食。(千同。)衝陽、主傷寒病。振寒而欠。翳風、(見口喎下同。)通谷、治失欠。

二間

二間

  • 1.《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 2.《普濟方·針灸》:「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穴二間

中府

中府

  • 1.《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天容

天容

  • 1.《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天鼎

天鼎

  • 1.《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浮白

浮白

  • 1.《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雲門

雲門

  • 1.《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溫溜

溫溜

  • 1.《針灸資生經》:「)雲門、(見胸滿。)陽谿、合谷、溫溜、中府、浮白、治喉痹。(銅)大杼、治喉痹煩滿。天容、治喉痹寒熱。咽中如鯁。天鼎、治喉痹咽腫。不得食飲。食不下。喉鳴。前谷、治頷腫喉痹。二間、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曲池、治喉痹不能言。竅陰、治喉痹。舌強口乾。

少海

少海

  • 1.《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 2.《針灸資生經》:「(見鬲滿。)少衝、治乍寒乍熱。(見傷寒。)神道、(見頭痛。)少海、治寒熱。膽俞、治振寒。(見頭痛。)臨泣、治灑淅振寒。(見腋腫。)魚際、療虛熱洒洒毛豎惡風寒。舌上黃。身熱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頭痛甚。汗不出。熱煩心。少氣不足。(明)鬲俞、療寒熱骨痛。
  • 3.《普濟方·針灸》:「_少海_(一名曲節。在肘內廉節後陷者中。動脈應手。灸五壯。主寒熱。齒齲痛。狂易瘧。背振寒。引肘腋痛。甄權云。穴在臂側曲下肘內廉橫文頭。當屈手向頭而取之陷者中。主腋下瘰癧。不宜針)。
  • 4.《普濟方·針灸》:「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強痛。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小者如疥。穴支正,少海
  • 5.《普濟方·針灸》:「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痂。穴少海,支正

支正

支正

  • 1.《針灸資生經》:「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甲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行疣痂。(千)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甲云、主心澹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唾。肘瘈。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三間、主氣熱身熱喘。
  • 2.《普濟方·針灸》:「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強痛。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小者如疥。穴支正,少海
  • 3.《普濟方·針灸》:「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痂。穴少海,支正

少衝

少衝

  • 1.《針灸資生經》:「(見鬲滿。)少衝、治乍寒乍熱。(見傷寒。)神道、(見頭痛。)少海、治寒熱。膽俞、治振寒。(見頭痛。)臨泣、治灑淅振寒。(見腋腫。)魚際、療虛熱洒洒毛豎惡風寒。舌上黃。身熱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頭痛甚。汗不出。熱煩心。少氣不足。(明)鬲俞、療寒熱骨痛。

神道

神道

  • 1.《針灸資生經》:「(見鬲滿。)少衝、治乍寒乍熱。(見傷寒。)神道、(見頭痛。)少海、治寒熱。膽俞、治振寒。(見頭痛。)臨泣、治灑淅振寒。(見腋腫。)魚際、療虛熱洒洒毛豎惡風寒。舌上黃。身熱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頭痛甚。汗不出。熱煩心。少氣不足。(明)鬲俞、療寒熱骨痛。

中瀆

中瀆

  • 1.《針灸資生經》:「筋縮。諸節酸折。臨泣、主身痹。洗淅振寒。商丘、主骨痹煩滿。凡身體不仁。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中封、主痿厥。身體不仁。少氣濕重。膝腫。風市、主緩縱痿痹。腨腸疼冷不仁。中瀆、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陽關、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

風市

風市

  • 1.《針灸資生經》:「筋縮。諸節酸折。臨泣、主身痹。洗淅振寒。商丘、主骨痹煩滿。凡身體不仁。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中封、主痿厥。身體不仁。少氣濕重。膝腫。風市、主緩縱痿痹。腨腸疼冷不仁。中瀆、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陽關、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

筋縮

筋縮

  • 1.《針灸資生經》:「筋縮。諸節酸折。臨泣、主身痹。洗淅振寒。商丘、主骨痹煩滿。凡身體不仁。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中封、主痿厥。身體不仁。少氣濕重。膝腫。風市、主緩縱痿痹。腨腸疼冷不仁。中瀆、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陽關、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

犢鼻

犢鼻

  • 1.《普濟方·針灸》:「胻骨空。在輔骨之上端(犢鼻穴也)。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經闕穴也)。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八髎穴也)。扁骨有滲理腠。無髓孔。易髓無空是也。凡病屬巨陰少陽之經。與衝脈任脈督脈之分者。病本於骨。各隨其要而灸刺之。故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惡寒。汗出身重。